前言
英国演化理论学家理查斯.道金斯曾在《自私的基因》中说过:
“任何生物都是基因为了保全自己而设计出来的精致生存机器。”
发情期就是在特定时间内,雌性哺乳动物一旦性器官成熟,身体内部会分泌雌性激素开始排卵,出现生殖器官肿胀,性器官分泌出来的分泌物会散发特殊气味等生理现象。
 

发情期的老虎
这个时候,身体会主动而“不受控制”地去吸引和接纳雄性交配受精,是一种具体表现出来的生殖器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周期现象。这是一个生物体内的基因为了保全自己生存并繁衍下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基因记忆和使命。
其实,当人类还没有进化为原始人的时候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发情期固定在春天。但是随着人类不断地进化,动物特征退化,大脑发展和社会文明形成。经过后天的基因选择,人类固定的发情期也就慢慢淡化了,以至于人类可以随时“发情”。
 
脊椎动物的固定“发情期”
相比较人类而言,大部分脊椎动物存在一定的生存“局限”。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有所提及“动物没有随时发情的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大部分动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不得不跟随时节变化而发情,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传递基因,繁衍后代。所以,为了抢在最适宜的时间点,它们不得不做出各种撩人的姿势,“急迫”地吸引异性交配。
 

孔雀开屏吸引异性
其实,生物孕育后代十分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会威胁母体。受孕成功的雌性动物,首先五脏六腑会受到孕育孩子的子宫的挤压而移位。
子宫里的孩子不断长大,母体体积增大,孕肚脆弱,导致行动变得迟缓,母体更不能出去从事危险的捕食活动,在长久的孕育期间,母体很可能就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初生的幼崽幼小脆弱,没有生活和防御能力,更是难以养育,稍不小心就会被天敌吃掉。所以,挑个好时机生产对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雌虎与幼崽
我们可以了解到,遗传基因是非常自私的,就像魔鬼一样控制着肉体,强迫完成繁殖任务,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让基因不断地遗传下去,完成交配,孕育后代,分娩后抚养长大。 除了基因的交代的任务,动物的发情期也与食物资源有关系。部分动物通过集中在食物最充足气候最舒适的季节产子,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无奈的生存选择。春天万物生长,是最不缺乏食物的季节,所以许多动物在春天“发情”。
但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食物、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像动物一样适应季节的更替,不需要为了基因繁殖而交配。
 

基因繁殖
人类为什么没有“发情期”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类“抛弃”了原本“约定俗成”的发情期呢?
  • 排卵期的隐藏
在过去人类的文明史里,是没有排卵期这个概念的,人类首次拍摄到排卵期的卵子照片,是在2008年的6月13日。
女性的排卵期,也就是所谓的发情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女性会隐蔽排卵期,从而模糊发情期。但是,正是由于女性排卵期隐蔽这个原因,人类社会才产生了后来的一夫一妻制。
透过原始艺术我们可以窥见远古时期人们对两性交合认识的过程,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体成为生育之本。
 

母系氏族公社
但是,随着父系时代的到来,在生存资源缺乏的原始社会,没有捕食能力的女性或者已经怀孕的女性,为了生存下去,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选择隐藏了自己的排卵期,导致男人搞不清楚女性什么时候排卵,模糊了固定的发情期,为了繁殖后代,男性只好更加频繁地和女性交往。因此,从原始社会开始,女性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用延长发情期来“栓住”男性。
同样的,女性为了避免成为男性争夺的筹码,也会隐蔽排卵期,而男性的发情期也因此增加。随着时间的延续,最终双方固定生活,发展成为现在的人类一夫一妻,并因此构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成。
其实总的来说,人类并没有所谓的发情期,或者说,人类一直都处在发情期中。
 

人类男女
  • 人类进化带来的生育困难
在原始时期,人类进化成为了直立行走的动物,直立行走就意味着臀部变窄,女性粗壮的大腿直接压缩了胎儿的产道,进而出现生育困难的问题,对于一个物种而言,连生孩子都出现了困难,就意味着这个物种很有可能会灭绝。
且不说史前时代,即使是二十世纪的民国时期,新生儿的死亡率也高达30%,孕妇的死亡率是1.5%。而一个物种在生命延续的方式上出现致命问题,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演化压力。
即使全年都可交配,未必意味着高生育率,人类一年最多只能生一胎,数量上并不比那些有固定发情期的生物有优势。
 

怀孕女性
人类固定的发情期消失以后,就意味着人类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去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成年的男性与男性之间,在某一段时间以内,也不会互相争夺女性,女性也能够得到安稳的生活。这样一来,人类就能够进行有效地合作,人类在原始社会,从事狩猎工作的就是男性。
造成人类没有固定发情期,还有人类在文明时代进化出的精神、心理。
动物完全受制于生理基因,而人类具有以生理为基础,产生的上层心理。使得人类虽然也会受激素分泌的影响,但并不会像动物那样完全受激素,受生理的控制。
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固定的发情期与交配的分离,即发情期时人类未必会结合,发生结合时也未必在发情期。
 

人类能够控制自己
人类的心理使得人会喜欢上性,会想要去获得性快感,即人类有性欲。精神使得性行为与产生它的生理基础和基因繁殖相分离,创造出不是为了繁殖的性行为。因为对人类来说,食物短缺已经不是影响子代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人类社会已经不需要考虑因为一年四季更迭会导致后代饿死或者被捕食的问题,繁殖“交配”也不必受限于时间。而动物却不行,它们不得不受繁殖支配,它们甚至无法反抗这个基因使命。
这就像人类吃东西,其它很多动物吃东西只是为了饱,而人类有食欲。食欲不只是为了饱,也不是那么强控制。有时会忍饿加班,有时饱了还要吃零食,有时吃只是因为心情不好。
 

吃东西不一定是为了裹腹
而动物基本固定的发情期和交配期是在生存需要中演化出来的。在动物界,生存是第一,基因没有给予动物交配繁殖之外的欲望享受。
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没有恐龙大象那样的体型,没有乌龟那样坚硬的外壳保护,没有狮子老虎锋利的爪牙,没有蛇类用来自卫的毒液和毒牙,跳起来不过自己身高的一半,奔跑速度甚至不如体型娇小的猫,没有鸟类的翅膀,不会鱼类的潜水,是属于少数几种进行生育还可能会死亡的生物。那么随时能产生欲望的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后代,基因也更容易被传递下去。
 

基因遗传
不让随时随地的交配,人类该怎么存活下来?‍‍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说,恋爱低欲、婚姻坟墓、怀孕养娃的成本、社会生存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道德责任感,都在挤压着人类的生活。
而这些粘附在人类身上源源不断的社会活动,也没有办法给人类的发情期留下一个具体的时间。只要人类活着,就得依附在社会活动中,就像当初原始女性选择隐蔽排卵期一样,消弭属于人类的发情期。
但很有趣的是,人类在春秋两季生产孩子的比率更高,这可能是人类“发情期”消匿后的残存。
 

健康女性的欲望周期图
人类其实是有一定发情期的,虽然生理上人类的发情期模糊了,但女性的欲望跟生理周期还是有一定关联的,女性的月经就是表现之一。之所以不用固定时间,大概是因为生活环境里没有那么多威胁,正常情况下幼崽的存活概率很大。
然而今天,人类过度富裕之后,带来的温饱、懒惰、以及奢侈,已经有空余的闲暇和需要进行交配。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已经抹去了发情期的边界和限制。
人类的发情期,就是这样一步步,从一年一度,变成了“全年无休”。
 

人类生活逐渐变好
如果人类现在也像动物一样有固定的发情期,会怎么样?‍
人口会减少。因为人类的初生儿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自保能力,如果固定发情期,人类是否能走到今天,还是个未知数。
每年固定时节女性都无法参与劳动生产,社会地位较今天进一步下降。社会发展出专门的习俗来对应这种发情期。参考“斋月”传统,可能会出现一个“媾月”或者“媾季”,围绕“媾月”部署战争成为一种主流战略。
男权社会会进一步挤压和夺取女性的权力和价值。古巴比伦的“神娼”(成年女子必须在神庙中做一段时间妓女)习俗和柏拉图设想过的“公妻”制度(国家安排所有适龄男女在特定时间段进行交配)可能会推广。这些都是,对于现代文明的颠覆。
 

男权社会
家庭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出生率也许会进一步提高,但随着文明的覆灭,自然本能地回归,同时“杀婴”也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出生率的提高,人均占有资源减少,地球资源不够提供和分配,人类进化受阻和社会进步速度将会变慢。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发情期本身已经消弭了最原始的基因力量的控制。在长时间的进化中,人类转换了一种更适应人类发展的动态繁殖策略。如果恢复发情期,反而不利于人类的繁殖,这将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