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每天刷牙已经成为最起码的健康习惯,早晨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晚上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还是刷牙。虽然和洗衣做饭这些日常家务比起来,刷牙并非什么麻烦事,所需最多不过三五分钟而已,但真正做到每天刷牙两次的成人却仅占36.1%左右。
 

 
人们不喜欢刷牙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懒惰在作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于是刷牙这件看似可有可无的事就被忘之脑后。有人自我安慰说:“古代人没有牙刷牙膏,不也照样生活?”那么古代人真的不刷牙吗?
牙签、树枝和人尿:原始洁牙工具效果如何?
刷牙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至今还不到百年的历史,但实际上从人类文明早期开始,祖先们就已经懂得借助各种天然工具清洁牙齿,其中一些确实具有效果,另一些则近乎荒唐。
 

 
人类最先使用的洁牙工具是牙签,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发掘出一端被打磨得尖尖的竹签,在旁边的人类牙齿化石的缝隙中找到了同种竹签碎屑,以此推断那就是最早被应用的牙签。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牙签也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标志,古代中国墓穴中出现的象牙牙签,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出于社交的需求,古人也在寻求清新口气的方法,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古印度人的妙招——咀嚼齿木(一般来说是杨树和柳树枝条)。据说当时印度有清晨不嚼齿木不吃饭的习俗,且其效果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
原因在于柳树枝条中含有水杨酸,也就是常用药物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确实有利于牙齿健康,而杨树枝条中则含有多种芳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对于改善口气亦有奇效。因此如果某天你到野外露营忘带牙刷,不妨学学这种来自印度的方法。
 

 
古罗马人还有一种异想天开的习惯,他们收集人的尿液用来漱口,并相信这样做可以改善牙齿健康。且不说味道如何,尿液是否真有洁牙作用同样饱受争议,科学家认为其中唯一可能对牙齿有利的成分是铵类物质,但至少令人感到安慰的是,只要保证尿液来自于健康的人群,用来漱口还是安全的。
牙刷的雏形——宋代“刷牙铺”引领时尚!
人类清洁牙齿的主要目的,大概就是预防蛀牙了,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知道,如果食物残留在口腔内,会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脱矿形成蛀牙,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自然难以理解这些,但并不妨碍古人制造出类似现代牙刷和牙膏的产品。
 

 
最晚在中国宋代,使用牙刷和牙粉就已经成为时尚潮流,京城街道旁相继开张的“刷牙铺”顾客盈门,走进“刷牙铺”,人们可以买到以竹木为柄、以马尾或猪鬃做刷头的牙刷,称作“刷牙子”,还能买到以动物骨粉和细辛、沉香等香料粉末混合而成的牙粉。每次吃完饭,只需用牙刷蘸上清水,撒上牙粉,即可用来刷牙,可以说与现代刷牙方式几乎无异。
 

 
宋代牙刷和牙粉取材于绿色原生态天然原料,清洁效果很好,怎奈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原料数量有限,成本居高不下,一般老百姓根本无福消受,就连当时做官多年的苏东坡也只能自己动手制作牙粉。苏轼在文章中记下了他独创的牙粉配方:选用新鲜松枝蒸煮晒干,混合白茯苓末然后装盒,每次取一勺加上热水含漱,即可使人口齿坚固延年益寿。
现代工业的发展,让刷牙成为国际习惯
近代以来随着医学的进步,牙医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19世纪初,多位牙医相继改进牙刷的制造方法,以赛璐珞制作刷柄,后来改为强度和舒适性更为优秀的高分子材料。还将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合成纤维——尼龙用于刷毛制作,相比过去的动物毛发,尼龙纤维更柔软耐磨,又容易干燥,成本也更低,因而大大加速了牙刷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现代牙膏是由牙粉改进而来的,过去的牙粉主要由研磨剂、表面活性剂和香料等组成,形态类似于洗衣粉,不易使用和携带。维也纳牙医赛格受到金属软管盛装颜料的启发,将牙粉加入增稠剂混合为膏状,再注入铝制金属软管,使用者只需轻轻挤压,即可把牙膏涂抹在牙刷上,就这样第一支现代牙膏便诞生于世。
后来铝制外皮换成了柔软的聚乙烯材料,牙膏功能也更为多样,氟化物的加入使得牙膏具有了修复和加固牙齿的作用,随着刷牙理念的广泛传播,20世纪下半叶,人类口腔健康程度得到空前提高。
 

 
你或许感到疑惑,为什么在温饱尚未满足的时期,人类却格外注重口腔清洁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尝试一整天不刷牙,或者任由食物残渣卡在牙缝中,那种味道会令你抓狂 。
生活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至少获取刷牙工具早已变得轻而易举,那么为了可爱的牙齿更长久地陪伴我们,减少不必要的痛苦,从今天开始好好刷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