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生不逢时”的诗句有哪些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3.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4.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杜甫】

5.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

6.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日齐山登高》【杜牧】

7.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8.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李白】

9.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10.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杜甫】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杜甫】

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

译文: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参考资料

陈子昂.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二、描写生不逢时的诗句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王勃)多少秋芳人贵家,独余篱落几寒葩。

对君莫讶相怜甚,同是无人赏鉴花。 ——野菊(赵翼)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杜甫)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秋浦歌(李白)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三、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生不逢时的诗句

1.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5.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8.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 登楼 –杜甫(因谏而触怒皇子,而不被重用)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0.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1.破阵子 –辛弃疾(空有一身武艺,救国热情,只能借词抒怀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文武双全,也只能寄情山水,借酒消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能找到的就这些了,能采纳就采纳吧。

四、表达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古文诗句有哪些

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蝴蝶三首

【唐】徐夤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

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

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体裁:【七古】 类别:【怀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律】 类别:【记时】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谭用之】 体裁:【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五、有什么表达自己生不逢时诗句或者名言

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生不逢时的诗句——1.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5.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有关相见恨晚,生不逢时之类的爱情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望采纳!。

六、描写“生不逢时”的诗句有哪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宿府》【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日齐山登高》【杜牧】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李白】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杜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陆游】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杜甫】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译文: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参考资料 陈子昂.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