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为何要年秋月“卸甲”,她又不是兵将?

优质回答:

雍正王朝有两个非常有趣的梗,一个是“八王大,大王八”还有一个就是“卸甲”。一个“美”字让道士张明德,算出了八爷胤禩的命数,“八王大,大王八”让人忍俊不禁。“卸甲”这个梗虽然也很有趣,但也告诉了我们,年羹尧的气运将尽,告诉我们,当作后宫女人的荣辱本来均在一线之间。年家的衰败近在眼前,年秋月也如秋天的月亮一样,萧瑟惹人怜。“卸甲”只是雍正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已,他在朝堂丢了面子,气愤至极,只能将气撒在年羹尧的妹妹之上。

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班师回京,雍正满怀欣喜。信誓旦旦的要和年羹尧做“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可现实呢?,让雍正不得不气愤,雍正感到脸上无光,颜面尽失。

面对百官的跪迎,年羹尧熟视无睹,高坐马上,趾高气扬。雍正给他的荣耀确实有点太过了,以至于他忘乎所以。“你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清的恩人,”这话一说,任谁都会骄傲,更何况年羹尧,他其实就飞扬跋扈,帝王嘉奖如此,年羹尧肯定更加不可一世。

朝堂之上,年羹尧丢出了一张长篇累牍的立功将士名单,雍正看了尴尬至极,还好有张廷玉打圆场。到了朝见立功将士,雍正见将士们大热天穿着密不透风的盔甲,于是命他们“卸甲,凉快凉快”。这帮大将熟视无睹,只等着年羹尧的命令。

“既然皇上让你们卸甲,那你们就卸吧”。雍正这时已经很不悦了,但是也不便发作。年羹尧毫无君臣之礼,这时候至少应该跪下来向帝王请罪,可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他们只知军令,不知皇上”我想雍正这时候心肯定拔凉拔凉,年羹尧这么一说,无意之中告诉雍正,将士们皇上都不知道,这岂不是成了年家军。以后若是犯上作乱,社稷又得遭殃。雍正被气得无话可说,只得借口安排了御花园酒宴,草草结束朝见。这就是朕的恩人,大清的恩人吗?,可气可恨啊,我猜雍正准是这么想的。

到了夜晚,雍正仍旧气的不可以。雍正来到年妃的寝宫,待侍女们走后,也就有了这一出。“卸甲,卸甲,再卸”,年秋月只得遵旨。我们看到的是年秋月的无奈和皇帝的无情,年秋月卸完甲,雍正头也不回的走了。

年秋月也许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哥哥年羹尧和自己的命运可能将走入低谷了。她又能怎么呢?,面对“卸甲”她只能服从,面对自己的命运,在那个时代,她也只能顺从。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生死不由人。年秋月进宫后,脸上挂满了苦楚,仿佛在告诉世界,她真的不属于这里。

(往后余生,欢迎分享关注吐槽)

其他网友观点

《雍正王朝》是一部相当经典的古代剧,历经二十多年而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爱慕。

虽然这是一部男人的剧,但是也有很多女人穿插在内,增加很多趣味。今天我们再提年秋月,可以说她是全剧中最悲催的女子,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并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这跟《甄嬛传》中不可一世的年妃大不相同,甚至于,有段时间,她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而且这段时间就发生在哥哥年羹尧打了胜仗回京期间,从此之后,她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郁郁而终……

那么雍正帝为何让她卸甲呢??

一、

年秋月曾经十分喜爱邬思道,不止一次表明心迹,但最后被邬思道泼了一盆冷水:

“你早晚都是四爷的人!”

不仅如此,更是在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的时候,亲自做媒,把年秋月嫁给了老四胤禛。

那么年秋月清楚不清楚为何自己会嫁给四爷?

本来她很清楚,早在热河狩猎之时,因为小弘历表现优异,康熙帝高兴之余恩赐给了他象征储君意味的金如意。

这个结果让老四胤禛高兴万分,高兴之余,就要给年秋月一家抬旗,而给她们一家抬旗的理由却很搞笑。是因为年秋月照顾邬思道照顾得好,才使得邬思道教小弘历教得好,小弘历教得好,才获得了康熙帝的青睐,才获奖金如意。

至于老四胤禛为何给年秋月一家抬旗,之前也讲过,重要真相还在于两点:

一点是拉拢年羹尧,经历热河狩猎之后,眼看太子胤礽地位不保,老四胤禛开始当作独立的夺嫡势力出现。既然独立了出来,那就得培养自己的夺嫡团队,显然有带兵天赋的年羹尧是他最得力的干将,也是团队骨干成员。

第二点则是断了邬思道的念想,毕竟当作主子的老四胤禛,不可能不清楚邬思道跟年秋月的情愫,此时不斩断,后患无穷。况且,以后如果想让年羹尧更加卖力,就必须留着纳年秋月为妾这张牌。

所以年秋月听说被抬旗之后,是落了泪,而邬思道红了眼圈,因为他们俩都知道,这次抬旗可能就是分离。

二、

随着夺嫡之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后,老四胤禛的左膀右臂挨个被斩断。反而是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一伙占了上风,在朝廷任主要职位。

所以,等西北战事一起,老四胤禛是务必要拿下大将军王这个位置的!

但想归想,自己的箭法实在是差到家了,又想保老十三胤祥从宗人府出来,也没能得逞,至此,他又得启用年羹尧。

他利用老八胤禩跟老十四胤禵内讧的空隙,站位老十四胤禵,并利用老十四胤禵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以此要遏制大将军王粮草供应。

后面这一段戏想必很多人没有看懂,那就是年羹尧进京述职,为何要先去见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

实际上,这个锅也得由老四胤禛来背:

就因为他给年羹尧抬了旗,使得他的身价越来越高,成为几派夺嫡势力拉拢的对象。他当作潜邸奴才,不会不清楚老四胤禛府上的规矩,之所以这样做,菜叶网,就是为了抬高身价,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实际上,他确实成功了,后来他在雍亲王府跪着,老四胤禛在屋里坐着,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最后结果是年羹尧胜了,胜了的结果就是老四胤禛必须要给他一个定心丸,单纯靠敲打他,已经根本不起作用了。

看出点门道的邬思道,才会再次拒绝年秋月的投怀送抱,干脆做媒把她嫁给了老四胤禛。

三、

年秋月自始至终就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甚至于大婚之日也是冷冷清清,老四胤禛仍然办公到很晚。

不仅如此,大婚之日,连一个客人都没请,就在府里草草办了,揭开红盖头的年秋月当时是落泪的。

实际上,老四胤禛娶年秋月,是他迫不得已,毕竟当今皇上器重的皇子,雍亲王胤禛娶了一个府上的丫鬟,传出去也并不如何好听,可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他大张旗鼓的办婚礼,或者是直接通知年羹尧,不仅会助长年羹尧的气焰,还会引起其他皇子的警惕。一旦被其他皇子看破他在西北布的局,反而不利于年羹尧开展工作。

但是他又必须让年羹尧安心,不至于东张西望,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才有了给李卫的信。也就是王爷娶了个小老婆的事告诉李卫,看似很滑稽,本来有深意,通过李卫再传达给年羹尧,效果会更佳。

从那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年秋月再也不理年羹尧了,年羹尧官越大,年秋月越悲惨。

而年羹尧也没有让老四胤禛失望,康熙帝驾崩之时,表现优异,牢牢盯死了老十四胤禵。并在老十四胤禵被撤掉大将军王后,他开始任抚远大将军,这是他的高光时刻。

只是,他又开始朝三暮四,跟前来监军锻炼的老九胤禟眉来眼去,跟蒙古王公们也挤眉弄眼,就是不肯跟叛军决战,当然后来被邬思道给化解了。

四、

此时年秋月再次成为了拉拢年羹尧的棋子,年羹尧得胜回京,还没等走进城,册封年秋月为皇贵妃的旨意就到了。

而年秋月只是冷漠地接旨,表情十分沉重,李德全还不忘补上一句:

“您还不知道吧,全都是咱国舅爷在西北打了大胜仗,为咱大清立了大功呀!”

这让年秋月更难过,自己的一切都是哥哥带来的,自己被封皇贵妃也全赖哥哥,并不是因为自己讨皇上欢心。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哥哥野心根本不会得到满足,那么下一次如何办?

毕竟是被封皇贵妃,按照规矩,她还得恩赐下人和传旨的人:

“不要嫌少,拿去给大家喝杯酒吧!”

这是她的全部家当,总共80两银子,难怪李德全出了门踢那个接银子的小太监,年贵妃就这么点儿月例银子,全给你们拿走了。

或许被年秋月预感到了,他哥哥又闯祸了,还接连三件:

第一件本来是被老八胤禩算计了,那就是“百官跪迎”,一下子伤了百官的心,及雍正帝的心。

第二件是给将士们邀功的事,面对年羹尧的邀功折子,张廷玉替雍正帝化解尴尬说:

“这么多人,只怕一时难以安排。”

结果年羹尧十分不满意,顶了一句:

“他们可都是立了战功的人!”

五、

而引爆了雍正帝内心炸药的事,是第三件事,那就是“卸甲”风波:

当时天气比较热,雍正帝为了体恤将士,让他们脱下战甲,凉快凉快,可是说了好几遍,他们都不动。雍正帝尴尬在那里,只得用眼神示意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忙再强调一遍:

“没听见吗??帝王让你们卸甲!”

可是,他们还是不敢动,反而把眼光瞄向了年羹尧,年羹尧这才下令:

“卸了吧!”

很多人不理解,年羹尧是不是作死?

我来给大家分析他这样做的背后用意:

在他这样做之前,是刚刚受了封的,是受封一等公爵,加太子太傅衔,赏穿四团龙服三眼花翎,但是年羹尧满意这个恩赐吗??

不满意,可以说非常不满意,真相本来雍正帝自己就说了:

“你给我大清立了大功啊,论理就是封你个王爷也不过份,不过自古以来异姓封王,多没有好下场……”

当时年羹尧的表情可是非常的不满意,也有不甘,再加上前面自己报的立功名单没有获准。他要表达自己的不满,就像当年血洗江夏镇,夜访八爷府一样,以为极限施压,能换来自己想要的。

可是他错了……

六、

雍正帝表面上不能发火,毕竟那么多人在场看笑话呢?,但回到宫里后,他也就再也抑制不住了。

此时的年秋月刚刚被封为皇贵妃,却没有想到,这才是她噩梦的开始:

她不过是一个小女子,哪里懂什么权谋,只是看到皇上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先是给倒茶不喝,又是给倒洗脚水,两次给雍正帝脱鞋都没成功,反而换来一句:

“卸甲!”

如果年秋月能脱掉跟年羹尧的关系,我想她是愿意的,可是根本不可能……

雍正帝发泄一通之后,也就拂袖而去,这对刚刚晋升皇贵妃的年秋月来说是致命打击,从此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而年羹尧再次拒绝雍正帝的三个请求,想极限施压,没料到引来了孙嘉诚,也预示着他的死期不远了。

留在宫里的年秋月日子也很难过,皇上见了不爱,皇太后见了就骂,顶着皇贵妃的头衔,却处处受排挤。尤其是年羹尧死了之后,她再也没有存在的价值,更是成了万人嫌,没多长时间就病入膏肓……

临死前,才想起了最初的美好,她没有喊雍正帝皇上,而是喊的四爷,这也表明,她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奴才,根本不是什么皇贵妃。

她更愿意以丫鬟的身份面对四爷,面对皇上,也只有这个身份,才是她最幸福的身份,才是她追求爱情的身份:

“告诉邬先生,我走了……”

一个卸甲,恰恰卸掉了年秋月的命,层层外衣脱掉,她不过是一个丫鬟而已,而不是被年羹尧绑在战车上的武器

注:正史中,年秋月很受宠,也生下了几个
孩子,不过都没有活到成年。也正是由于年妃的存在,年家仅仅是年羹尧跟其儿子年富被杀,其余人没有受株连。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红雨说古代。在《雍正王朝》里,(按剧情,与正史有别)年羹尧西北大捷,回京复命。可是在这个过程里,他和雍正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于大清帝国的功臣,雍正还是体现出了十成的诚意的,亲自出京迎接。

对于年羹尧而言,其实这已经是莫大荣耀了。但是年羹尧在这个阶段突然迷失了,真的就把自己当做了大清的功臣,所以百官再他眼里如草芥。甚至雍正对他而言,他都觉得自己是雍正的救世主。趾高气昂、嚣张跋扈劲头就上来了。

本来这或许也怪不得年羹尧,当作一个汉人,他已经达到了人生、仕途的巅峰。

满清的王爷跪在自己脚底下;身为贵戚,尽掌天下之兵;百官任由自己驱使;当朝天子雍正拿自己当恩人。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然而再回到几年前的光景,年羹尧刚刚从雍王府出来,放外任的时候。是何等的小心翼翼,是何等地精明诡诈。去拜访张廷玉的时候,真的可谓心思用尽,从爱好到品性再到道德绑架,各种试探,各种走路子。甚至在江夏镇还懂得明修栈道暗渡成仓,再到因为巴结八阿哥,被胤禛罚跪了一天。

而此刻自己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所以以前的各种委屈似乎都要抢在此刻全部找补回来似的。而恰恰此刻也是“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百官跪迎彻底得罪了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循吏们。而当雍正亲自来迎的时候,年羹尧竟然驱马直闯到雍正面前,才下马。雍正是忍了,可是就连孙嘉诚都看不下去了,若不是人拦着,估计都能冲出去给他两耳光,一顿痛骂。

如果说年羹尧的这种“不懂礼节”,只是让雍正嫌恶的话。那么金銮殿之上庆功,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让雍正彻底意识到,年羹尧自己不和自己一条心了。

年羹尧认为我提的功赏名单,你雍正必须无条件满足。甚至为了让雍正明白你为何要这么做。特意上演了一出“卸甲”的大戏。天气炎热,雍正让众位受赏将士脱掉甲胄,这本身是一个“关爱臣下”的小伎俩。然而年羹尧硬是让雍正玩现了。年大将军一个眼神,那些将士噤若寒蝉。

虽然年羹尧还是给了雍正台阶,说,你们耳聋啦,皇上让你们卸甲。于是有了年大将军的军令,将士们齐刷刷地把甲胄脱了。并且还说了那句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命的话。这让雍正感受到了莫大耻辱,大
夏天,心里哇凉哇凉的。

如果这事情发生在军营里,炒米相信雍正不但不会生气,还会夸年羹尧会治军。可是这里是哪里?这是金銮殿啊!雍正坐着自己的龙椅啊,说话如放屁啊!

按照雍正的性格,恨不能此刻就将年羹尧打入死牢。但是,雍正忍住了。因为雍正知道,原本以为”西北大捷”是解决困境的法宝,现如今看来本来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的凶险与困难,还很多很多,而且更加复杂凶险。因为原本是“姑舅”同心,一致对外;现在处理不好,就是腹背受敌。但是当作皇上,雍正无法在众人面前宣泄。白天受到的气,只能宣泄在另外一个可怜人身上。

那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身上。年秋月是一个没有人生自由(家生包衣),没有爱情(邬思道为了雍正的帝业,牺牲了她),没有亲情(年羹尧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牺牲了他),也没有希望的(雍正只是为了笼络年羹尧,才娶的他,而不是因为爱情)可怜的女人。雍正让年秋月卸甲的时候,内心本来不比年秋月更亲松。

在强权面前,痛苦的人只有把痛苦强加于更加痛苦的人身上,哪怕他是雍正。所以到了后来解决了年羹尧的问题,雍正与年秋月之间的这层芥蒂终于消失了,雍正才开始对年秋月坦诚相待。只可惜时不假人,年秋月最后病死了,还是没有能够享受到雍正对自己的爱。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