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里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凤仪亭吕布戏貂蝉”的故事。在正史中并没有貂蝉其人的记载,也就不存在王司徒巧施美人计的事情。但罗贯中先生如此编排,也不是毫无依据的。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带兵入京之后,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诱使吕布杀死了丁原,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并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信任。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自知凶暴,为人所恶,就让吕布作为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如此一来,吕布就有机会接触董卓的内室。一来二去,吕布就与董卓的婢女有了染。吕布有贼心,也有贼胆,但毕竟不是很敞亮的事,心中十分不安。由于王允爱慕吕布是并州壮士,有意笼络,对他厚礼相待。董卓曾经因为小事,向吕布投掷手戟,吕布怀恨在心,就向王允诉苦抱怨。此时,王允正在与士孙瑞、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一事,便想让吕布作为内应,吕布犹豫不决,说:“奈何是父子,怎么好下手呢?

”王允说:“将军姓吕,本来就不是亲生骨肉,如今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还说什么父子呢。”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成功联手诛杀了董卓。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王允是否清楚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不得而知。吕布不说,恐怕王允就不会知晓。但这个故事被罗老先生探知到,就变成王司徒连环计中的美人计。而且给董卓的婢女嫁接了一个令男人痴迷的名字貂蝉。吕布诛杀了董卓之后,其婢女估计是归了吕布,但最后不了了之。至于说吕布被曹操俘获后,曹操把貂蝉赏赐给了关羽,关羽害怕被她迷惑,就把她杀了。这些都跟貂蝉一样,都没有史书作为记载。但貂蝉的名字,也不是罗先生杜撰出来的。 貂蝉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是关西临洮人氏,貂蝉是其小名,本姓任,叫任红昌,是吕布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王允 的婢女。但《三国志平话》比《三国演义》,恐怕更不靠谱。照此说法,貂蝉是甘肃定西临洮人,吕布是内蒙古包头九原人,这娃娃亲定的有些蹊跷,可信度不大。既然没有史料记载,就不要去纠结这些了。说一下题主的问题,王司徒的美人计吧。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是太公姜子牙所作的著作:

“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

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和郑旦,成功迷惑了吴王,最终战胜了他,这是典型的美人计。王允献貂蝉也是此计,一定意义上说,昭君出塞和亲,也是美人计之一。古代四大美女,其中三人,与此有关。可见这是屡试不爽、成功几率很高的计谋。但是,女人也不要骂男人不是啥好东西,都是好色之徒。其实,美人计不仅仅指女色。美人计,俗称色情间谍,是以色情勾引的色诱计谋。可以是女性勾引男性,也可以是男性勾引女性,其目的就是进行间谍情报活动或者干预敌方的行为。川岛芳子、007系列,都是如此。王允献貂蝉,也不能就说不尊重妇女,把妇女当做工具使用。即便是在今天,男女平等,甚至是阴盛阳衰,不也一样存在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吗?作为美人计,与女性的地位高低无关,只与利益有关。有时候为了政治利益,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女性为此献出身体,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并不少见。如何评价,见仁见智,不一而是。在豹眼看来,不管是否有貂蝉其人,王允成功的利用了董卓与吕布的矛盾,从而斩杀了董卓,这的确是很高明的手段。多行不义必自毙,董卓被杀怨不得别人;

但无论多么高明的手段,也不能离开仁德,否则,定不会长久,王允被杀就是一例。

吕布戏貂蝉;

东汉未年:官府的的苛捐杂税,压的广大民众连气都透不过来,他们刮地三尺,来唯持他们的花天酒地。不顾广大劳苦民众的死活,过度残暴征敛,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皇家宫廷乱,社会更乱。其中要原因“汉献帝、刘协”无能:朝廷大权牢牢掌握在董卓手中。他侠天子以令诸侯,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已,大搞自己的势力范围。把皇帝、刘协都不放在眼里,刘协的一举一动,都要看董卓的眼色行事。满朝廷的文武大臣,对董卓的行为,敢怒而不敢言。文武大臣有不和董卓的意,命:朝不保夕,满朝廷乌烟瘴气。董卓唯我独尊,横行霸道到了极点。百官群臣,对董卓的胡作非为,是敢怒而不敢言。唯有:王司徒对董卓的行为极为不滿。但是:王司徒他也是敢怒而不敢言,搞不好的话,就要比董卓。“虎灭九族”的灭顶之灾。王司徒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用武力产除董卓的话,不可能,因为:因为董卓他文武双全,又有万夫不挡之勇,重兵掌握在他手上。更何况,还有他的义子——吕布。就三国演义而言:吕布是勇惯三国的首位战将,“三国战将数吕布”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画戟,三国战将谁能敌?王司徒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借刀杀董卓,为民除害。于是就有了,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计。董太帅大闹凤仪亭”的文笔。王司徒先将大美女貂蝉许陪给董卓,然后又将大美女貂蝉许给吕布,王司徒用离奸计,杀了董卓。一是:想保汉朝江山,二是:为自己步步青云。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他们能有几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消了千百年来的皇粮国税,人民群众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万般无奈,出此下策。

董卓进京,把持朝政,残暴横敛,满朝文武皆忌惮于他,一日早朝,董卓未朝,群臣议董卓,莫不啜声小泣,曹孟德岀而想除董卓,王允以家传”七星宝刀”授之,以献刀为名刺杀董卓未果逃逸。

孟德献刀失败后,王允更是心焦如焚,一方面又与董卓斡旋,一方面加紧除贼的计划,无奈左想右想无计可施,正长吁短叹,忽看见了正在花园溜达的貂蝉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那董卓欺男霸女,岀了名的好色之徒,何不用这一美女,来挑拔董卓与吕布之关系,让他们自相残杀,我等坐收渔翁之利也!

作为世食汉禄的王允,看到董卓暴政,身为文臣的他,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利用他人之手除掉董卓,然满朝文武慑于吕布父子的淫威,谁敢功董卓一根寒毛,于是王允在貂蝉身上下足了功夫,教她诗词歌赋,音韵舞蹈,谋略胆识,一切准备觅当之后,先将貂蝉许与吕布,后又请董卓,让其连夜娶走貂蝉,凤仪亭貂蝉与吕布邂逅遭董卓驱赶,矛盾激化后最终吕布刺死了董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王允用美人计除董卓之后,面对散沙一盘的朝廷,还没有更好的调整治理,李催、郭汜进犯长安,处死了王允,岂料世事变幻无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那个乱世之时代,各种矛盾交织,理不断,剪还乱,王允也就这祥为国捐躯了。

尽管貂蝉为虚构人物,而王允为平定董卓之乱,做岀了一定贡献,虽然功成身死,但做为东汉臣子来说已做到了仁之义尽了。

《三国演义》第七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描写王允(做司徒官)用美人计,连环计为国除掉大祸害乱廷贼子董卓,及离间董卓与义子吕布的关系。他把家中歌伎貂蝉献与董卓,又暗中献与吕布,导致父子相残,终于大计告成,如愿以偿。反映了王允有智有谋,尽忠国事,为国造福,为民除害。因而被民间传为美谈。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王允的义女,被王允设下连环计先后献给吕布和董卓,促使二人反目成仇。最后诱导吕布将董卓诛杀,为国除奸。貂蝉也因此被赋予了一个“以天下大义和国家责任为己任的无私奉献的形象”,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泯灭的红粉英雄。 貂蝉此人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先生为了渲染气氛而虚拟出来的或是某个人的原型。所以这里我们根据《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下这个事件。

【一】从需用女人来拯救天下这一点,体现了当时时期“天下大乱”的局面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一般如果一个女人出现在了政治舞台,多半是国家已经衰败无人可用了。如,吕雉、王昭君、王政君、杨玉环、慈禧等,她们皆是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女人,她们的事迹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当时的统治出现了问题,天下不稳定或是王朝比较衰微,需要靠女人的牺牲解决问题。而当时的时代正是如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四处战乱,民不聊生,人不如狗,千里无鸡鸣 惨状令人惊悚。

《史书》中记载“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由于军阀混战他们四处抢夺粮食,导致百姓粮食缺乏,饥荒遍野,甚至有人吃人的情况。不同地区出现了各种民谣如:

“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粟贵於金。”,“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

《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中也有多处记载记载:

“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

意思是一斛稻谷要卖十五文,一斛豆麦要二十文。足以说明当时粮食是多么缺乏,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吃饱!

然而这还不够,还有奸贼当道,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坏事做尽。

《后汉书》称董卓暴戾恣睢,千载难逢。违逆六合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全国解体鼎沸,都城化为灰尘。并哀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六合之不仁甚矣”。

1。 废杀少帝董卓当时已是一方诸侯,权倾朝野,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他擅行废立,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扫清障碍,他绞死唐妃,毒死少帝,胁迫献帝,杀害何太后,实行专政。种种恶行史无前例,天理难容。2。 残暴好杀董卓非常残暴,经常滥杀无辜。董卓曾派士兵到洛阳附近的阳城举行庙会,百姓在那里赶集 董卓的士兵将那里的男子全部杀死了,女的全部掠走,并把人头挂在车辕上伪称是战胜而归。董卓下令抓捕“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之人,当然这些罪名都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心意定的,这些被定罪的人统统被处死并没收全部财产,也由此引发大量的冤案,民怨沸腾。3。 盗汉武帝茂陵、烧毁洛阳在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后,董卓想迁都长安,并强令汉献帝及百官迁都,并不顾百姓死活烧毁洛阳宫庙,洛阳城内外百姓被迫西迁。4。 荒淫无道万恶淫为首,董卓淫乱后宫,荒淫无度。

据《三国志通俗演义》描述(三国志,裴注,也有相关记载,引用正史):卓“常引一军出城外,前行到当阳城,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引军围住,尽皆杀之,掠其妇女……尽散与宿帐军士。”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董卓建了一个专门淫乐的地方郿坞,在那里专门设立了自己的“安乐窝”。 对于董卓的行为完全可以用“杀人狂魔”和“衣冠禽兽”来形容,此人暴虐程度千古少见。面对董卓无法无天的淫威,百官都是敢怒不感言生怕祸及家小,在这种形式下王允只能将一弱女子貂蝉推出来,设计美人计来杀董卓,此举也是无奈之举。由此可见汉朝已经无人可用,是名存实亡了。而董卓最终因为自己的荒淫而死,也算是自食其果。

【二】这个事件讽刺了汉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昏庸导致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边疆战事不断,又因全国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不减使百姓置身于火深火热之中。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虽然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 王允身为的汉臣,他痛恨董卓,恨不得吃起肉、饮其血。但他没有能力,也只能在私下骂一骂,以解心头之恨。在他得知吕布对貂蝉有意后,想到了使用美人计来加害董卓。貂蝉在最开始以为自己能嫁给“天下第一英雄”吕布了,没想到却只是义父手中的一颗棋子,当貂蝉知道王允要将自己献给董卓时她说“义父此举,与董卓何异?”。意思就是义父的这个举动与董卓又有什么区别呢?貂蝉作为封建社会下的一个养女,地位并不是很高,这句话估计是她有生以来对命运不公的最大的一次反抗了。但她别无选择,义父对她有养育之恩,又被赋予了一个解救天下苍生的身份,不管是报恩还是报国都必须牺牲自己。 在国家危难之际依靠女性的美色来维护是常有的事,如:在汉朝统治以来,汉匈和亲一直是加强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汉朝最稳固和强盛的时期是汉武帝时,汉武帝靠武力击败了匈奴,废除和亲。和亲的本质就是弱势的一方使用“美人计”来讨强势的一方的欢心,以此来求得和平。王允为了维护汉室江山,使用连环计将董卓杀害,同样也是利用了貂蝉的美色。然而事实证明靠牺牲女人的美色换来的和平终究是不长久的,自己不强大就要挨打。

【三】 这个事件体现了当时时代女性的地位的低下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女人更是是物件是男人的附属品,在三国战乱时期更是女人更是没有地位,她们如同一个物件,如:1。 曹操喜欢强占人妻,总所周知。

《世说新语》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2。 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也是“视兄弟如手足,视女人为衣服”。蜀国在三国中属于弱势的一方,初期经常在逃亡中度过,然而在逃亡的时候,刘备经常就弄丢自己的妻儿。

《甘夫人传中》记载,刘备曾数丧嫡妻。

3。 就连有“武圣”之称的关羽,也想强占别人的妻子。关羽曾向曹操表示想要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

《献帝传》中记载:”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可见在当时的时代下女性更像是一个可以被争夺的物品,她们没有自己的选择权。而用牺牲女性来换取“正义”显然也是很合理的,王允的做法在当时时代下是正义之举。从这一举动体现了封建统治下女人的地位低下。虽说是红粉英雄,但何尝不是一个悲情女子呢?如果可以选择哪个女人不希望为自己而活。

不光明磊落

玩腻了呗,想换口味。人之常情。理解!

王允献貂蝉,手段不光彩,目的很伟大。不过,貂蝉应该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和真实历史不同。

下面我们分别来说说传说中的貂蝉故事,和真实的历史。一。传说中的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传说中,董卓独霸朝纲,意图篡位。司徒王允一心诛杀老贼董卓,扶汉兴刘。他在歌女貂蝉的帮助下,先设宴请吕布,把貂蝉许给吕布;

等吕布一走,又把貂蝉献给董卓;

等吕布前来娶妻之时,又说被董卓霸占了。成功的挑拨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然后说动吕布发动政变,杀掉了董卓。为汉室立下大功。 二、真实历史中的王允和吕布历史上真实的王允,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志向非凡。19岁那年,王允被推举为郡吏,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后来,因为揭发宦官张让的罪行,被诬陷入狱,几乎被杀害。再后来,董卓独霸朝纲,意图篡位。王允假意逢迎,接近董卓,并且取得他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有才干,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于是把王允当做了心腹,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王允处理。王允趁机联络对董卓不满的皇埔嵩等人,准备杀掉董卓,为国除奸,为民除害。可是董卓帮凶很多,本人力大无比,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后果不堪设想。王允打听到吕布和董卓直接矛盾很深,(特别是吕布和董卓的爱妾私通,)吕布一直担心被董卓发现,自己将小命不保,于是也有了杀掉董卓的念头。经过王允的劝说,吕布下定了除掉董卓的决心。于是,他们趁董卓上朝的时候,潜伏在宫殿两边,当董卓大摇大摆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这是历史上的王允联合吕布杀掉董卓的故事。

但是没说董卓的爱妾就是貂蝉,更没说爱妾出自王允府上。

司徒王允,用自己对朝廷的赤诚和智谋赢得了铲除董卓斗争的胜利和世人的称赞。

王允,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他是《三国演义》中巧使连环计,成功离间董卓和吕布,一举除掉国贼董卓的“王司徒”王大人。三国故事中,一条清晰的线,将王允人生撕裂成天翻地覆的“矛盾”两半。除董卓前,他是心忧天下、除暴安良的朝廷重臣,受人尊敬;

除董卓后,他是自满膨胀、残害忠良的昏庸权臣,令人切齿。好在,无论如何潮起潮落、风云变化,他一手炒作的“网红”貂蝉,千古流芳,既是他一生最大的杰作,也为整个三国时代增光添彩。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这件成全别人的小事之中,藏着一个真实的王允自己。年轻时就很会“包装”自我“饰言文章,而后论之”,善于包装是出来混的人的必备技能。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王允,很小表现出了很强的“经纪人”潜质。时任太学生领袖、著名“品评员”郭林宗,就曾称赞他“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不过王允一开始包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王允初入仕途时的官场,景象吓人、混乱不堪,桓帝昏庸、宦官专权,阉党“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许多正直官员不敢管、也不敢问,整日饱食昼夜、随波逐流。此时,偶有仗义执言、冒死顽抗的官吏,就会被人们视为清流、大加褒赏。官场“硬汉”,成为王允准备为自己打造的第一个“人设”。小黄门赵津贪横放恣,无人敢惹,王允仗义向前,“讨捕杀之”;

太守王球徇私枉法,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允刚正不阿,“犯颜固争”。一身血性、浑身是胆的王允,搅动起了汉末官场的一潭死水,“王硬汉”屡登“热搜”,曝光度得到持续增加,刚正不阿的形象渐渐得到世人认可,人缘也越来越好。一次,王允因举报“十常侍”之首的张让与黄巾军“私通”,彻底得罪了权倾朝野、树大根深的宦官集团,几次被报复下狱、问斩。朝廷最高长官何进等“三公”竟联名为王允“请免”,向灵帝陈述王允斐然的政绩,理应“请加爵赏”,如果处死,那就是“责轻罚重”“有亏众望”,才最终逃过一劫。包装自我是对工作谋划的重新定位、是塑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法宝。在那个兵荒马乱、各路势力野蛮生长的时代,年纪轻轻的王允,第一次尝到了包装带来的名声“甜头”,他慢慢发现,学会包装,才会能吸引人,才能更好地飞黄腾达。亲手打造“千古第一女谍”王允的人生充满了“弹性”,他不但能来“硬”的,玩“软”得,也很有一手。董卓进京后,入朝专权、横行霸道,驱逐袁绍等众多政治反对派,杀害丁原等大量武力威胁者,“硬”的吓人。王允深知,如果自己与董卓“硬”撞,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他只能徐图良策、另谋出路,放弃“硬汉”的自我设定,夹起尾巴做人。一个夜深月明的夜晚,长吁短叹的貂蝉映入了王允的视野。多年来,风姿绝代、闭月羞花的貂蝉,在王允府中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如今这枚“棋子”将成为王允走向权力巅峰的“突破口”。貂蝉不是真实历史人物,她只是王允培养的众多女间谍的一个“代称”。“貂”即形态妖艳、敏捷狡黠之意,“蝉”是品行高洁、声高凄切之意。“貂蝉”实是一位既妖艳妩媚、又冰清志洁的“双面”女人。貂蝉或许不存在,但貂蝉这样的女人一定存在。王允决定打造一个貂蝉IP,去实现自己的初心使命。首先,用“包装”,捧红貂蝉。王允认貂蝉为“义女”, 精心编制其成长经历,大大增加了出身“含金量”。其次,靠“新闻”,增加好感。王允经常组织各类家庭聚会,大量邀请朝政名流,并让貂蝉出演C位。一直“养在深闺人未知”的貂蝉,一出场就占尽风头、蔚为大观,一下子火出半边天,流量涨粉极快。最后,造“绯闻”,精准推出。王允利用美色制造诱饵,将身姿俏美、细耳碧环的貂蝉同时送到董卓和吕布身边,借助情感增加猜疑,让他们相互倾慕、相爱相杀。貂蝉也智勇双全、左右逢源,成功离间两人、激化矛盾,巧妙摧毁了董卓的专制时代。舍得下本钱的王允,认准目标后,一边坐庄、一边包装,苦心经营数年,生生把平凡普通的貂蝉炒成了中国古代“第一女间谍”“四大美人”,自己成功接手董卓“大权”,赚得盆满钵满,闪亮人生舞台。王允作为一个羸弱的“文官”,在刀光剑影之间,一步步走到了权力巅峰,其表现出的最大能力,不是做事,而是布局,打造貂蝉“人设”就是他善于布局的重要体现。布局者方能成大事,善于包装、善于借势,不断提升格局,才是人生逆袭的唯一途径。撕掉“假面”,不幸身死陨灭奋斗终身,王允终于运用自己的胆略与智谋,立下大功,完成了铲掉国贼的梦想。从尔虞我诈中奋起,在董卓淫威中成长,见惯宫廷争斗、明枪暗箭的王允,此时早已练就一份“老狐狸”般的狡黠与圆滑。外加,王允“灭董”后天下士人的拥戴,又有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和京师禁卫军保护。王允心中,一颗汉王朝“复兴”梦想正在冉冉升腾,他的眼中只有一事:扫清西凉董卓残部,席卷天下振兴汉庭。羽翼丰满、形势大好的王允,撕去了多年来谨小慎微、曲意逢迎的“面具”,他决定真面示人、大开杀戒,不玩包装、不搞“花架”,真刀真枪干点大事。可没想到,兔子急了眼也会咬人。被逼急的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樊稠、张济,在贾诩的建议下,以为董卓报仇为名,起西州大军二十五万,兵犯长安。叛军一到,朝廷部队竟立刻倒戈向王允进攻,里应外合之下,即便是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也连连败退。李榷等人数日便攻破长安。天子登宣平楼安抚,叛军要求杀死王允。王允自感愧对朝廷,从宣平门跳下,以死谢罪。十年一觉江湖梦,梦醒已是枯骨人。吹灭帐前灯,对王允而言,培育貂蝉的苦心、铲除董卓的辉煌,如今已化为一身月光。几分缠绵,几分悲壮。纵观王允的一生,他与何进除宦官、携卢植保少帝、同吕布灭董卓,可谓回回惊险、件件刺激、样样出名,就连他的死,也是那么干净利索、与众不同。功败垂成之间,让人不得不感慨王允的曲折人生、急转直下,上升之路漫长艰难,失败却来的如此突然。人生如戏,从来不易。王允作为东汉末年可以改变局势的关键人物之一,在诛杀董卓之后,靠顽强的坚韧,一度使东汉有了一丝回光返照,值得肯定。但是“不掌”兵权的王允,任凭多么会包装、多么会运作,也已经无力回天,这或许是王允“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