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一季稻,再生长出来的稻,品质怎么样?我们家乡再生水稻的产量低,由于在一季稻收割后,在原来的稻茬子上重新长岀来的禾苗,一般不施肥,也无需打农药,就可以获得一定收成的稻谷,我们把它称作再生稻。

再生稻谷收成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收割一季稻时,现在都是使用收割机收割的,机器履带宽,再加上转弯抹角,压过来碾过去,压坏了尽一半的禾蔸子,是导致产量极低的主要因素,一般亩产150斤一一200斤。收割时,由于比较零散,主要靠人工收割,收割到家后,还用人工把它打出来,挺费时费力的。

由于再生稻速生,生长季节短,米粒细,吃起来与一季稻相比,口感比一季好,还有一种浓香型的感觉,是环保绿色食品,和一季稻相比,再生稻价格要高一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我们家乡的再生稻,农民一般不卖,留着自己吃的。

看了你的这个提问,我来这样回答你吧,再生出来水稻,品质绝对是优良的,比同一品种的一季稻,米质有很好的提高,更确切的说,比同品种的二季晚稻米质都好的。那你可能心中犯疑了的,为啥种的人少的,下面就必须给你说一下了。现在大家对农业生产不是有多么大的意愿的,主要就是粮食生产没有多大利润的。大家都知道好多地方都抛荒了的,这个再生稻在工时比的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栽种再生稻的田,对水源要求也很高,必须要保证收割稻子时田间湿润,利于稻茬的二次重发,否则,田间过于干燥,根系失去活力,产生发芽过迟过少,再收割没有产量,也就没有多大的利用价质。由于收割一季稻时田间要求湿润,不能脱水太早,不能采用机械收割,再说收割机也会破坏稻桩,所以,只能人工收割,本来种田利润就小,加上现在又挺麻烦的,需要人工收割的,可人工工资逐年上涨,更加伤了种田人的积极性。大家还不如一季稻用机械收割,少去挣那再生稻的钱,还可省的个轻松。这个再生稻除了上面的问题,还有就是它的种植时间,需要控制好的,必须要保证再生的二季稻在时间上能安全成熟,否则华而不实的。在长江流域一季稻的收割时间,要控制在八月中下旬的,过迟了没有收成的。再生稻收割时,一定不能收割的太深太浅,应该在稻穗的下一个节节下一点的。留桩太浅,返出的秧苗基数太少,留桩太长,收割时不好操作。收割时还要注意,成熟在叶青籽黄的80%度收割,太早容易造成青壳过多,太晚不利返苗再生。收割后要及时的上水补肥,以促早发芽,促高产。总的来说,米质好,但投工大,要求高,投工和产出的经济价值不划算,所以都不愿意种植。

再生稻,在我们这边已经有很多年已经没有人种植了。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这边还是有不少的人种植再生稻的,我们家里也有种植。现在种植水稻,叫做早稻、晚稻或者是一季稻。而再生稻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它是在前面的稻禾收割后再经过人工的灌水、除草施肥等措施让它再生长出禾苗,最后再结出稻谷的这样一个品种。就如韭菜一样,割了头茬还能够收获第二茬。 再生稻的种植有几个优点:一是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在收割之后经过适度的管理就能够快速的长出新的禾苗来,而省去了像现在插晚稻一样育秧、插秧的一个过程。二是成本更低。因为省去了育床的开支,特别是翻地整地以及种子和人工的成本。三是特别适合光照、温度不足以种植两季稻的地区。这样能够利用更短的时间种出更多的粮食,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 再生稻有几个优点,但是在我们这边却后来没有人再种植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再生稻的产量较低。因为是利用前面已经收割了的稻禾的根重新生长来的,根系毕竟没有新的稻苗那样强的活力。而且它的分蘖枝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再生稻的产量确实是没有前茬水稻那么高。不过,现在的情况又有些不一样了。因为再生稻它的口感要比前茬稻谷的口感好,所以现在再生稻也又被人们时常提到。

再生稻米比上一季收获的稻米品质好,米饭更好吃。在四川的川南等地,再生稻米都是留着自己吃,不对外销售,也是品质更好的佐证。

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再生稻必须在温、光、水条件适宜地区种植,才能保证稳产高产。再生稻主要分布于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后期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目前在四川的川南、河南的信阳、重庆、华南、洞庭湖低洼区域等地均有蓄留、收割再生稻的习惯。再生稻品质更好的原因分析:再生稻米与头季稻米比较,整精米率明显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总体有变好的趋势,胶稠度有所下降,总体来说是再生稻的米质比头季稻好。1、错过高温逼熟的时间。以泸州为例,头季稻播种时间为2月中旬,抽穗时间为7月中旬,这个时间正是泸州最热的时候,头季稻高温逼熟,8月上旬收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同样品种比其他区域生产的大米明显口感偏差。再生稻生育期一般为60-90天,泸州这边多年选择,再生稻生育期90天左右,收获时间为10月底,抽穗扬花时间为9月底,这个时间段泸州的光照良好,气候相对温和,昼夜温差大,稻谷灌浆充实时间更长,有利于优质稻谷的形成。 2、氮肥使用量减少氮肥是促进水稻生长的重要元素,大量的氮素同时也不利于优质稻谷的生产,会降低整精米率,提高垩白利率、垩白度。头季稻收割后立即灌上3-5厘米水层,然后追尿素25斤左右;

收割后25天左右田间保持10厘米左右水层,保障再生稻抽穗扬花,后边基本不再施用肥料。合适的温度,适量的氮肥,足够的光照,本身就是优质稻谷生产的最有利条件。 再生稻高产栽培建议:1、保证头季稻移栽密度,从而保证头季稻的有效穗:一般移栽密度6寸×9寸,宽窄行6寸×(12寸+6寸),稻鱼共养田6寸×(14寸+6寸)。2、保证干田收割,减少稻桩的碾压。3、保留适宜的稻桩高度:多穗型品种35-40厘米。4、加强收后割田间管理:收割后立即灌上3-5厘米水层,然后追尿素25斤左右;

收割后25天左右田间保持10厘米左右水层,保障再生稻抽穗扬花。有条件的可以再两次喷施九二〇+磷酸二氢钾,一般每亩用九二〇(1克)+磷酸二氢钾(50克)兑水30斤喷雾。喷雾时间在收割后上水第二天、收割后25天。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到你。【我是热爱农业,希望禾谷都很多的“禾本多”,如果你希望农业小知识、小技巧,欢迎收藏、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声明:回答内容是本人总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图片原作者认为不妥,请及时指出。

农村种植一季稻后,再生长出来的稻米品质明显好于它的上一季,口感也比上一季要好。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上一季与再生季在光照、气温等条件的不同所导致的。再生稻是在一年种两季光照、气温不足,而种一季又有余的区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稻种植模式。以知微所在的桂北地区为例,如果种植双季稻,晚稻在杨花授粉时期经常有寒露风来袭,受低温影响,晚稻产量常常很低。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再生稻的种植,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将一季中稻变成为一季中稻加再生稻的种植模式和传统,并且再生稻的品质、口感要明显优于上一季,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后来主要由于再生稻与上一季相比产量较低,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也就没有普及。 再生稻的生育时间,从上一季收割时算起,到再生稻收割时为60天左右。比起单独种植一季水稻要提早40~50天,成功避开了低温的影响。种植再生稻的关键是:一、在上一季水稻收获前10~15天,每亩施尿素7~10公斤,以保证前一季“青质腊杆”,不过早枯死,保证腋芽健康发育,为再生季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上一季收割前不能放水晒田,需保持8~10厘米的浅水层,直到再生季收割为止。 三、收割上一季的留桩高度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品种不同留桩的高度也有不同。一般从稻穗上面倒数,保留倒数第三个节,作为上一季的留桩高度比较合适。原则上是留桩高度越高,再生稻成熟越早。在不影响前一季产量的前提下,再生稻一般亩产在300公斤左右。相比于前一季的中稻(每亩500~600公斤),产量明显偏低。虽然再生稻可以实现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成为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新模式,且它的稻米好吃,但总的说来效益不高。现在我们这里基本只收获一季中稻,没有人愿意再花时间去管理再生稻。 当然,如果想留作自己吃的也可以试试,毕竟不用重新翻耕插秧,省去了很多道的工序。以上就是知微的分享,仅供参考。如果你有更好的经验和不同的看法,可以留言大家一起来讨论。

多谢你的邀请,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我们家乡广东云浮,如果农村种植一季稻谷,再长是不好的。又于稻苗长出一次稻谷。己经消耗了很多的养份,收割一次后再长出来的禾苗稀稀啦啦,稻谷不饱满,稻谷产量低,收入小,所以我们家乡是种二季稻谷的。立春过后天气慢慢回暖,然后就整理秧地,也叫秧田,秧地的要求是不能有太多的水,太多的水会把谷种漂走,适合粘着种子就行了。种子撒在土上能看见稻谷就可以了。然后就开始把去年的留下的谷种拿来用水泡1天1夜,然后捞起来让它发芽2到3天,看见谷芽长出来了,就可以可以拿出来,撒在田里。等秧苗长到25厘米高度左右就可以移植到田里。整理好秧田,就开始整稻田。稻田和秧田不同,稻田可以放一些水,水深度10厘米左右。可以放入猪牛羊发酵好的有机肥在田里。一般是选择清明前就开始插秧的,然后就可以拔秧来插在田里,插到一排排的,每一棵的距离15到2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一个月后秧苗长好了,就可以给它施复合肥,等到7一8月份稻谷成金黄色成熟了,就可以收割了。第二季度也是这样种植的,以下是我家乡的稻田,现在都长得很好,绿油油一片,分享给大家。

还可以

地理位置决定种植几季稻!南方第二季稻谷也不错

一季稻好吃,香甜生涨周期长,二季稻周期不长短没有一季稻好吃

一季稻的品质肯定是不用说的,再生长的稻在要看土质还有季节的变化,我们家乡一般都是一季稻,第二季是没有收成的,这就是各个地方季节变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