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河北地区水灾泛滥,当时主持赈灾的水利督办熊希龄利用官款补助和赈灾余额设香山慈幼局,专门收容受灾区无家可归的孤儿,并提供护养和教育。1920年,搬迁到北京名胜皇帝行宫香山静宜园,改名为香山慈幼院。作为回报,20名八旗破落子弟成了香山慈幼院的第一批学员。1920年10月,千人规模的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开办经费主要来源于两处:政府拨出12万元作为建院专款,5万余元作为基金;水灾募捐余款中,拨出64万元。其中,建院花费了27万元。

从成立那天起,熊希龄就下定决心,教与养齐头并进,不仅要收养孤儿,还要使他们具备社会需要之公识,成为“健全国民”。在香山慈幼院,孤儿是正统,学校称之为正生,所有费用全免;专来求学的孩子,身份却是附生,完全自费。正、附生共同寄宿学习,学校一视同仁从创立到1966年被接管,香山慈幼院共把6000多名孤贫儿童培养成才,其中出了十几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部级以上干部,北京市模范教师数不胜数。
 
全院列为一个总院和六个分院,从婴儿教保园、蒙养园到小学、中学、实习工厂、农场,甚至职业学校,涵盖了从婴儿到成年的各教育阶段。院内设有图书馆、音乐馆、体育馆、跑冰场、游泳池等设施,供学生学习游乐,并要求学生学会劳作,培养卫生习惯,甚至组成学生议会、警察所,实行学生自治。除学校之外,慈幼院设有商店,办有儿童储蓄银行。商店和银行均由在院学员参与管理,作为实习、实践的机会,1923年,儿童储蓄银行发行院内流通券,学生可用于储蓄和在院内购买物品。流通券的票面图案主题均为左侧香山景,右侧熊希龄像,分别冠以儿童储蓄银行、第三院、第四院、工厂之名。面值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四种流通券上印有“凭券抵须购买院内物品,不准兑取现金”文字。第三院乃慈幼院的中学部;第四院为向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地方,包括木工厂、铁工厂、织布厂、缝纫场等;工厂也就是第五院,即“工徒学校”,实行半工半读,“计功授食制”是让年龄更大的学生学习傍身之长的地方。
 
儿童储蓄银行的业务较为单一,却能满足院内学生生活购物、储蓄理财、实习工作的各种需要,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北京香山慈幼院儿童储蓄银行发行的流通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是慈幼院近代慈善教育工作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