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源是
 
9月11日
 
一网友发微博
 
展示了20世纪初期的顶级西瓜品种——
 
石山西瓜
 
这个品种的西瓜在1923年“面世”
 
1940年以前一直是公认的顶级西瓜品种
 
但后来几乎灭绝了
 
博主设法得到了一些种子并试种成功
 
长出的瓜是这样的
 
↓↓↓

这样的
 
↓↓↓

看着又大又圆是不是?
 
博主表示:的确很大!
 
最重的一颗瓜将近30斤重
 
但是
 
瓜皮大概有20斤
 
重点是
 
切开是这样的
 
↓↓↓

“肉质极粗,很多筋
 
平均甜度只有8左右
 
尝了两口拿去喂猪了
 
猪没吃”
 
另有网友表示
 
20世纪的瓜已经可以了
 
17世纪的瓜才是“实惨”——
 
意大利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罗波洛
 
绘制的静物画中的西瓜
 
长这样
 
↓↓↓

从画中可以看出
 
那时的西瓜不光皮厚
 
瓜瓤部分甚至有多处空腔
 
看着就没有食欲……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现在的我们
 
吃到的西瓜是这样的
 
↓↓↓

皮薄瓜甜、少籽多汁
 
吃了这样美味的西瓜
 
让人无法想象20世纪的瓜该如何下口
 
但中国人能实现“吃瓜自由”
 
都得感谢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内著名的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

她的名字可能没那么广为人知
 
但她的贡献超乎我们的想象
 
吴明珠院士在62年中
 
培育了30多个品种
 
我们现在能吃到的甜瓜、西瓜
 
很多都是出自她手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
 
在国运困厄中长大的她
 
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1950年,吴明珠和一批学子
 
进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学习
 
其中就有袁隆平
 
毕业后
 
她被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
 
吴明珠却非常苦恼
 
“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放飞梦想”
 
1955年,吴明珠主动请缨去新疆
 
“我一定扎根新疆,报效祖国”
 
最初,吴明珠被安排在
 
当时的乌鲁木齐地委
 
后来她又主动要求
 
被派到条件艰苦的鄯善县农技站
 
住在老乡家的土房里,出门便是瓜地
 
她这才心满意足

当年的吴明珠
 
还是一位娇弱的南方姑娘
 
身高只有1.55米
 
这之后的岁月
 
她习惯了吐鲁番夏季的高温
 
习惯了吃馕、吃羊肉
 
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哈密瓜在夏秋之交成熟
 
这个季节吐鲁番的日最高气温
 
都在四五十摄氏度
 
吴明珠和同事冒着酷暑,夜穿戈壁
 
有时睡在废弃窑洞中
 
她用3年时间
 
走遍了吐鲁番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
 
整理出44个品种
 
不仅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
 
还从其中的优良品种中
 
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等
 
近30个新品种

吴明珠的成功
 
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她与爱人杨其祐是大学同学
 
1955年,吴明珠去新疆的决定
 
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杨其祐却笑着给她打气
 
“你先去,等我毕业了就去找你”
 
1956年
 
杨其祐谢绝了导师让他留校的安排
 
调到鄯善县一个农技站工作
 
有时候,吴明珠太忙
 
杨其祐就帮着去瓜地授粉
 
即使要在戈壁滩上跑三四十公里
 
他也总是欣然前往

然而,艰苦的日子
 
却一点点侵蚀着杨其祐的身体
 
1981年,杨其祐因为严重的胃病
 
不得不离开妻子,调到了江苏省农科院
 
但是病情却并未好转
 
丈夫去世前3个月
 
吴明珠请了此生中唯一的长假陪伴丈夫
 
在丈夫临终前
 
吴明珠终于说出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话
 
“老杨,你为了我来到新疆
 
没能发挥你的专长,不后悔吗?”
 
杨其祐平静地笑笑
 
“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我无怨无悔”

照片来源:新疆农科院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
 
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
 
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几个品种
 
而吴明珠却在62年中培育了30多个品种

“人的一生太短了
 
怎么才能加快育种速度?”
 
从1973年起,吴明珠开始了
 
在海南岛的“南繁”生涯

在海南她也像个拓荒者
 
这里的条件比她初到新疆时好不了多少
 
基地设在距三亚40多公里的一个农场
 
附近居民不种瓜菜
 
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浴的地方
 
团队成员曾形容
 
“一般人在这里住3天就想走
 
住一周脾气就会坏
 
住3个月一定会疯掉!”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
 
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
 
天天在瓜地做试验
 
别人眼里单调艰苦的育种工作
 
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
 
“瓜是我的生命
 
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觉得很难受
 
就好像母亲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80岁的生日会上
 
吴明珠许下两个愿望,都跟瓜有关
 
生日会后,她又下地去了——
 
为了实现愿望而下地
 
81岁那年,她没有征兆地糊涂了
 
记忆力一落千丈
 
有时候,她会突然要出门
 
嘴里还嘟囔着“瓜该授粉了”
 
有时,她会把儿子误认为同事
 
询问瓜田里的进展
 
瓜,在她的大脑中
 
顽强地与阿尔兹海默症抗争

网友:瓜果那么甜
 
是因为有人帮我们吃了苦

其实
 
像吴明珠一样的育种专家还有很多
 
他们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
 
苦苦寻找种质资源
 
他们的身影常活跃在田间地头
 
只为培育优质品种
 
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
 
我们才能吃上各式各样可口的食物!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