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嘉靖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请出太庙?

优质回答:

不管如何说,人家朱厚熜还就是命好。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子嗣,而且他这一辈亲哥们儿里也没人,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以血脉亲疏来甄选皇位继承人,所以只能在朱厚照父辈的下一代的子侄中产生。选来选去,只有朱厚熜符合条件,天意如此,朱厚熜就有当帝王的命。

年仅15岁的嘉靖?朱厚熜当接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接受这个事实。咬了咬了自己的手脂,疼得”啊呀”一声,知道这不是在做梦。

在杨廷和等人的安排下,嘉靖是从良乡进的北京城。他需要从东华门入宫,以太子的身份暂居文华殿,再行登基仪式。别看人小却鬼大,他立刻否定了这一决议,并对左右说道:“遗诏以我嗣帝王位,非皇子也!”也就是说,他必须以新皇的身份直接从大明门进,于奉天殿直接即位,所以说当时的嘉靖相当的不简单。为了镇住朝臣,居然放言,如果不按照他说的来,他就不当帝王了,回家当自己的土财主去!

最后,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不得不妥协,但他们万万没料到这只是个开始——”大礼仪之争”,即将席卷整个朝廷。

按照祖制和礼法,嘉靖应以武宗之父孝宗帝王为皇考,那么问题来了,他的生父生母名义上就不再是他的父母,这在嘉靖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兴献王走的早,是母亲带大的,一向行孝的嘉靖铁了心要给自己的生父上庙号。说白了就是向天下人宣布其父己由兴献王升格为帝王。

但是,他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到大臣们的拥护和支持。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时期旧臣其实就想要压制皇权,使得嘉靖成为内阁指挥棒下的顺从帝王。对于这种悖礼的做法,他们必定是要阻止的。本来嘉靖的做法也对,当了帝王连自己的亲爹都不要了,这帝王还叫个帝王吗??

当时的嘉靖非常清楚这场”大礼仪之争”的背后暗藏的玄机。就是杨廷和等人想要欺自己年幼来压迫自己屈从。如果这次失败了,那么自己权位将受到极大的打击。所以嘉靖和杨廷和一直争论不休,寸步不让。杨廷和认为嘉靖一个少年帝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败下阵来,但嘉靖的手腕远远超出了杨廷和的预期。

为了让生父享有尊号,嘉靖特意写了《明堂或问》一书给大臣们看。其目的就是试探朝臣的心理反应,然后拉一帮斗一派。皇帝的手腕就是玩人,还真有投机者嗅到政治气味。在张璁等投机者的帮助下开始逆转局势。严嵩也立刻见风使舵的转换了态度,还详细的为嘉靖规划好相关的礼仪议程。不久又称庆云显现,写《庆云赋》、《大礼告成颂》上奏嘉靖,因此而受到嘉靖的賞识和重用。位于湖北钟祥的完全以帝王陵寝规制修筑的嘉靖生父的显陵就是由严嵩监管兴建的。

有了支持自己的一批人,嘉靖心里就有底了。于是对那些在他眼里”顽固不化”的人,办法只有一个,廷杖伺候。

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大礼仪之争”本来就是嘉靖和内阁争权夺利的一次最直观的体现。最后以无数的文臣遭受鞭刑,数十人致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辞官而收场,从此嘉靖的皇权得到彻底巩固。

接下来,追封其父为帝王,而且在皇城里建了一座祢庙,并亲自命名为世庙。虽然以后阻力没有了,但是其父明睿宗升俯太庙却遇到了问题。

按周礼,太庙应当供奉的是7个牌位。但明朝又有点不同,太庙供奉了九个牌位,所以皇位传到嘉靖这儿,太庙里座无虚席。

再加一变成十,十是双数,为封建皇帝之大忌,必须是奇数,奇数为尊,所以必须出去一个,自己的生父才干进去。

太祖明太祖朱元璋注定不敢动。除他之外,血源上离嘉靖最远的只能是太宗朱棣,请出太庙,搬去后殿。这个时候很多大臣力保朱棣的位子,嘉靖也认为朱棣与他一样都是小宗入大宗,因而打消了此念,于是下诏拔高朱棣的地位,将太宗的庙号改为成祖。最终只能顺位而下,捡软柿子捏,对不住了您!没方法,明仁宗朱高炽被移出了太庙。

其他网友观点

就是嘉靖帝王差点把明成祖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庙,才让朱棣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

明朝中期,明武宗二十多就驾崩了,他在大明王朝12个帝王中是最能折腾,也是口碑最差的一个了,帝王没有如何当好,全顾着玩了,玩得连儿子都还没来得及生就死了,明武宗这一死倒没啥,关键是没有儿子继承皇位了。

此时的湖北安陆的兴献王捡了个大廉价,当朝首辅杨廷和选来选去,选上了他,朱厚煾继承大明帝王位,时年14岁。史称嘉靖帝王。

嘉靖登基了,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智商高,而且特别有孝心,想着自己当了帝王了,可是亲生父亲虽然死了,但还是个藩王的头衔,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更何况嘉靖从小都非常的孝顺,于是如何的都想着给自己死去的爹弄个帝王称谓,此时他妈还活着,顺便也让他妈过过皇太后的瘾。

嘉靖很年轻,有想法是好的,但要实现起来却很难,虽然智商高,但要玩起权谋诈术,他如何能玩过杨廷和那帮人呢?,嘉靖一提出要追封自己的老爹为帝王后,满朝文武集体反对,嘉靖使用各种手段均没有达到效果。

这就是嘉靖朝有名的大礼仪事件,我就不过多阐述了,直接说结果,经过几年的争斗,甚至嘉靖廷杖百官,打死了十几个高级官员,终于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争得了一个帝王称谓名份,可以把生父的牌位放进太庙享受供奉了。

此时题主问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太庙里面供奉的牌位数量是有限的,这跟太庙大小没有关系,自古以来的规矩,只放七个牌位。此时太庙里面要放进嘉靖帝王爹的牌位,那位置就不够了,必须得移除一个来,移除谁?这是一个问题。

大明的开国之君,也是所有明朝帝王的祖宗明太祖朱元璋肯定不能移吧,那其他牌位呢?,这也有规矩的,按照现在天子的亲疏关系来移除,谁和现任天子的血缘关系越远就移除谁。嘉靖帝王扳起指头一算,明太宗朱棣离他最远,就他了!

此时,大臣们不干了,朱棣开辟的永乐盛世,而且迁都北京都是不世的丰功伟绩,把他的牌位移除太庙,这太说不过去了,那么伟大的皇帝最终连个牌位都没有,大明朝的颜面何在啊。嘉靖也觉得不妥,就把朱棣的牌位保留在太庙,把他儿子明仁宗的牌位移除了,菜叶网,重要因为明仁宗在位时间只有一年,也就委屈委屈他了。

后来大臣们一算,嘉靖要死了,牌位入太庙,还得移除明太宗朱棣的牌位,而朱棣对大明来说的确是伟大之君,为了幸免被移除太庙,所以上奏改明太宗为明成祖,世代安享太庙。

其他网友观点

明朝有很多奇葩帝王,嘉靖帝王朱厚熜就是其中之一,他其实和皇位是没啥关系的,但是他堂哥明武宗朱厚照太能折腾了,虽说荒淫无度但是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才30岁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张太后和杨廷和商议之后,决定让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入京来继承皇位,朱厚熜就这样撞大运当上帝王了。

明武宗朱厚照

不过在朱厚熜当帝王前,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按照惯例帝王入宫时,应该走大明门入奉天殿,但是杨廷和等人却要求朱厚熜以太子的身份,走东华门,入文华殿。朱厚熜很不爽,说道:“遗诏以我嗣帝王位,非皇子也。”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在皇太后的协调下,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在奉天殿继位,为嘉靖帝王。

这次摩擦也是嘉靖帝王给大臣们的一个下马威,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直在自己封地上,入朝后没啥势力,为了幸免受制于人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手段。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嘉靖帝王又在自己的身份上做起了文章,按照惯例来说,嘉靖帝王是继明武宗的位,他两是堂兄弟,所以明孝宗朱佑樘成了嘉靖帝王宗法意义上的爹。

嘉靖帝王朱厚熜

但是嘉靖帝王却不愿意多认个爹,虽然皇位是来自于明孝宗这一脉的,他始终坚持继统不继嗣,想要抬高自己亲爹的位置,将其谥号提升为兴献帝王,建立世庙供奉,只尊称孝宗帝王为“皇伯考”,很对大臣们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于是一场长达三年的大礼议活动开始了,嘉靖帝王见这样相持不下也不是个事,于是就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惩处了很多反对自己的大臣。

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辞官了,几十位官员丧命,其他大臣们迫于嘉靖帝王的淫威也只能屈服了,嘉靖帝王如愿以偿追封自己亲爹为兴献帝王。在这次大礼议中,嘉靖帝王的地位逐渐稳固,但是他还没折腾够,他还想把自己老爹的牌位也放进太庙,按照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也就是说太庙可以供奉的帝王只有七个,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将明朝太庙供奉祖先的位置改成了九个。

内阁首辅杨廷和

就算太庙的位置增多了,但是到了嘉靖帝王这时,除掉朱允炆和明代宗,太庙里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八个帝王,所以嘉靖帝王把兴献帝王抬进太庙,太庙的位置就满了,自己死后就没位置了,所以必须要先踢出来一个,算来算去似乎就明太宗朱棣和自己关系最远。

但是嘉靖帝王才提出想要动朱棣的牌位,立刻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他们对嘉靖帝王说起了朱棣的文治武功,嘉靖帝王也没料到大臣们反应如此激烈,所以嘉靖帝王也不敢动朱棣的位置了,反而将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为了明成祖,这样一来朱棣的位置就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高了,看上去似乎太庙里就多了一个位置。

明成祖朱棣

事实上嘉靖帝王是这样想的,提升了朱棣庙号,让自己的爹兴献帝王先进去,但是太庙里还是只能供奉九人,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大臣们总得给点面子把自己弄进太庙去,那么就只能把其他和自己关系较远的帝王弄出来,这样算一下,以后会被丢出太庙的多半是仁宗,自己和亲爹兴献帝王的位置也就稳了。

但是让嘉靖帝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朱载垕继位后,竟然把自己大费周章弄进太庙的兴献帝王请出了太庙,重新移回了世庙供奉。

兴献帝王朱佑杬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古代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