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本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明朝末年,封为平西伯,带兵镇守山海关一带。随着李自成带兵攻入北京城中,明王朝垮台。吴三桂在山海关陷入两难境地,一面清军气势磅礴,一面李自成带领兵马往山海关赶来。面对这种境地,吴三桂选择投降于清军,最终帮助清军打下天下,为其立下汗马功劳,也正因此,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

到了康熙元年,即1662年,吴三桂灭掉了南明末代皇帝,也因此晋封为平西亲王。当时的吴三桂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三藩的实力不容小觑,可以说已经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让年仅19岁的康熙察觉到了威胁。于是在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康熙下令削藩。当靖南王和平南王两大藩王接到此诏书时都如五雷轰顶一般,顿时傻了眼,相比之下,平西王吴三桂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但在他心中也十分清楚康熙撤藩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初背叛明朝降于清,几十年来卖力为清朝打天下,最终换来的却是康熙的猜测,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但吴三桂真的甘愿撤藩吗?要知道,在这三大藩王中,吴三桂的势力可是最大的。其实早在康熙下令撤藩之前,吴三桂就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当撤藩的消息传到云南的时候,这不仅让吴三桂感到意外,就连他手下的士兵也感到十分突然,甚至到后来为此感到有些愤愤不平。

要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常年跟随吴三桂的,他们每个人都为大清立下功劳,为其出生入死,才有了如今的一切,这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但康熙的这一道旨意就意味着要让他们失去所有来之不易得来的东西,这不就是背信弃义!因此,吴三桂手底下的人反抗情绪高涨,对此吴三桂心中还暗自窃喜,认为他手底下的士兵还是跟他统一战线的。但这一切都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于是,吴三桂表面上同意了撤藩,为表诚意还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但在私底下却告诉手下将领采取拖延战术,为起兵造反争取时间

讲到这里你肯定会疑惑,吴三桂这么傻吗,他把军印给上交了那谁还听他的指挥啊?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吴三桂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松地上交军印,他心中自然有数。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他能够在交了军印后还能调动军队的原因。

首先,吴三桂抓住了手底下士兵的心理,他们的反抗情绪十分高涨。一旦撤藩,不仅是吴三桂失去了权力,他的手下的那些士兵也很清楚如果不跟随吴三桂造反那么他们就将会失去所有。虽然康熙说撤藩之后会让其自由生活,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种政治阴谋,对清朝有威胁的人物怎能放过呢?所以,那时吴三桂手下的士兵对其十分拥护,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吴三桂起兵造反,手底下的将领都誓死跟从。

而且,毕竟吴三桂在云贵两省待那么久了,他早就把这里打造成了自己的“国中之国”,对于这两个省份的人民来说,吴三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可以说吴三桂才是他们那里的老大。而且对于吴三桂来说,收走了军印也无济于事,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而并非他的权力。要知道,这些士兵是吴三桂从山海关带回来的,对于他们来说,吴三桂就是军印,只认吴三桂。而吴三桂对自己的军队控制力也是十分严格的,这种控制力不是从清朝才开始的。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对于军队的控制力也十分薄弱,后来就形成了兵为将有的局面。而这其中,吴三桂就是将领,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批效忠于他的士兵。所以,这么久以来,他们对吴三桂还是十分听从的,就算他没有将军印。

虽然士兵们都誓死效忠,仅仅跟随于吴三桂。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起兵造反,但大家都明白,这明显就是吴三桂想自己做皇帝。而且当初吴三桂背叛了明朝投降于清朝,现在又要背叛清朝恢复明朝,这显然就是小人的行为,为天下人所不齿,谁又会真的去相信他呢?所以,最终吴三桂也没有赢得天下,最终在遗恨中病死,了结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