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中国同学在和外国人交往时,不是难以开启友谊,就是仅仅停留于表面、完全无法交心,多数也就止步于瓶颈期,再难继续了。
我其实一直都挺幸运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时期,总是能交到那么几个交心的外国朋友,都是那种一旦出事,会第一时间赶到你身边的人。
从我自己的经验出发,我觉得和外国人交心,并不难。难的其实在于你自己的心态和姿态。
 

 
我刚出国念书的时候,碰到过几类留学生,令我很不舒服。
一类人,会努力在各色新生聚会上和外国同学打成一片,宁愿尬聊,也不肯和中国同胞说半句话。
他们的共通点是,对于自己的种族、文化、民族、语言、社会问题缺乏认知,只想要急迫地融入外国“圈子”。当年那位因为“美国的空气是甜的”而被全网黑的姑娘,大抵也是如此。
我记得刚开学参加一次 happy hours,就曾目睹我朋友被莫名其妙怼过一次。我朋友是西安人,当时她是在一屋子人中发现了一枚老乡,喜出望外地上前打招呼,却被冷眼相待,对方还用蹩脚的英语斥责她不说英文没礼貌,引得旁人纷纷侧目。
在酒吧的另一头耳闻这一切的我,下巴都掉地上了。
且不论当时她身边并没有任何人在和她说英语。就算是有,在异国遇到老乡,用一句普通话或者方言问个好,又何至于招来责骂呢?
当然故事的最后也大快人心。一位围观的希腊人,用不怎么清淅但尚可辨认的“你好”开启了新的对话,为我朋友解了围,反倒搞得那位怼人的姑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其实这位姑娘的心态,我是可以理解的。
出国读书的那一刻,大家都是抱着“我要留下来”的信念去生存,因此大家都想迅速融入社会、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当地人交朋友。如果依然选择和中国人抱团,未免显得有点儿“low”。
但如此矫枉过正,实在幼稚。
国货之光李宁和国民女神陶华碧(老干妈)都上 NYFW 了,你还在鄙视自己的母语?这得多愚蠢呐!
 

 
另一类我讨厌的留学生就更妙了,不分场合张口闭口就是支持哪儿哪儿独立。这其中的多数人,都在利用政治立场和外国人“攀关系”,甚至还喜欢把别人踩在脚下——但凡有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政治立场与其陷入 argument,就忙不慌给人扣上 nationalist 的帽子,攻击别人封闭狭隘,标榜自己是思想独立的留学生。
和我关系最好的那帮外国朋友们,无一不尊重自己的语言、文化、历史和文明。在谈及政治问题的时候,也从来都不会简单粗暴地下结论。
比如 Liz,作为菲律宾裔的美国二代移民,她不仅全职工作“兼职”上课,还努力提高自己的菲律宾语。她的妈妈是一名受迫害的菲律宾政治家,但即使如此,在谈论政治时她依然能保持理智、客观。
她甚至还让我教她中文 lol…
Reems 的家族来自叙利亚。在叙利亚战乱期间,她在学校组织了一场 fundraising event,邀请叙利亚说唱歌手和诗人为难民筹措善款。而她至今也依然在为这一使命奔走。同样,she never takes politics lightly.
来自荷兰的 Brian 是墨西哥、意大利、古巴、荷兰和英国五国混血。为了不忽视他 DNA 里的任一分支,他不仅勤学苦练多国语言,还特意主修了历史学,试图离自己的根更近一点。他很喜欢和我聊天,尤其好奇我的中国人身份,可能是因为四大文明古国里,只有华夏文明存活下来了吧。
港真,在和外国人交友前,大家还是应该先有基本的自我认同。包括很多我在国外见到的 ABC(American-born Chinese),以及太早出国的小孩,都面临相似的问题。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内心却和中国文化完全脱节,被人戏称为 banana man,也着实令人惋惜。
 

 
提到和外国人交友,第一个要过的关就是 party。
我的美国朋友,在提到中国人的时候都说,中国人在 party 上总感觉有些 weird:不习惯眼神接触、不敢高声说话,哪怕有人主动搭讪也聊不过三句就词穷了。
对于这些同学,我还是建议要勇敢一点主动出击,离开舒适区慢慢胆子就大了。
但我今天想聊的是另一类人——一离开中国就性情大变,卯足了劲儿夜夜笙歌,和外国人称兄道弟,每天不是在 party,就是在去 party 的路上。
的确,如果想在一个新环境立足,是需要多多尝试当地风俗、融入当地圈子的。而 party culture 也的确是西方文化的重要一隅。但尝试过后,依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做取舍。
我大学时期也有一段时间和外国朋友走得近,混迹酒吧、吃喝玩乐,party games 更是信手拈来:beer pong, beer darts, flip cup, pub golf…
 

 
最开始和外国人交朋友时,我总是有点儿紧张。交谈时总是需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蹦,语气生硬,给人一种极度 stiff(呆板)的印象。
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种场合认识的酒肉朋友根本无法和我产生深层次的关联,我们唯一的关联就是每到周末讨论 which promoter gives us the best deal and which club invites the best DJs.
而真正和我成为至交的那些人,最终都会把见面的场景改为咖啡厅、餐厅、公路旅行,或者邀请我去他们家,喝点儿小酒、看一整晚 Quentin Tarantino 的电影。
因为只有在这些场景下,你才能见到对方真实的模样。
我明白,很多人认为 party 是融入西式文化的唯一办法。哪怕自己根本不爱喝酒、不爱跳舞、不喜欢吵闹的氛围,也要天天买醉夜夜 clubbing。以透支健康、精力、财力的方式融入所谓的“圈子”,实在得不偿失,也完全没必要。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和你一样厌倦 party 的人,交友也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办法。
所以,走出舒适圈是必要的,但绝不能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做无效的投资。
 

 
最开始和外国人交朋友时,我总是有点儿紧张。交谈时总是需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蹦,语气生硬,给人一种极度 stiff(呆板)的印象。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悄悄跟自己对话,常趁私下无人的时候讲 monologue(独白)。因为喜欢音乐剧和表演,有段时间也会把喜欢角色的整段独白和唱段学下来,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
最初我也只是模仿,但练得多了,竟然也开始内化自己的风格:音调略高、情感丰富;说得快了,我的部分卷舌音和元音都发得很饱满,显得活泼、亲切;还喜欢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词来表达情感。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件好事,是和“猪肉”成为好朋友后。由于他是一个很爱笑爱闹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终于改掉往日的严肃,很放松地展露自己的风格。没想到他很惊喜地告诉我:“OMG! This perky, bubbly person is so adorable! You should always talk like this!”(妈哟!你这个生气勃勃、热情奔放的模样也太可爱了,你应该永远这么说话!)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无论国内外,交朋友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善用个人特色比刻意迎合对方要更容易赢得友谊。
Anyways, 其实说白了,和任何人交往的基本原则,还是要先做自己呀!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