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村老话俗语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农村俗语“割肉不割糟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主要意思是:糟头肉不要割来吃,鲫壳鱼不要买来吃。这又是为什么?有什么道理吗?
我们一起听听农村大娘是怎么说的。
 

 
一、割肉不割糟头肉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一方面满足自家食用;另外就是填补家用,市场好的时候,几头猪能买到几千上万块。每年腊月里陆续宰年猪,屠夫杀猪的刀口就在猪脖子上。
糟头肉,又被称为颈脖肉、杀猪肉、刀口肉等,是连接猪头和猪身的部位。村里人一般不会吃这部分猪肉,被认为是最差的猪肉,其原因有两点:
1、糟头肉“不干净”。 糟头肉含有较多的淋巴腺,大家都知道,淋巴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有助于过滤和对抗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等。因此,从食用的角度看,糟头肉不宜多吃,难免这类肉中残留着细菌。正是因为这样,国家规定市场在售的猪肉,必须去掉槽头、护心油等部分。
2、 糟头肉营养低。 糟头肉位于颈脖处,像是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少。在过去经济条件本不富裕的情况下,割这类猪肉食用并不划算。
 

 
二、买鱼不买鲫壳鱼
鲫壳鱼,即城里人常称的“鲫鱼”。这种鱼体型较小、生长速度也比较缓慢,天然生长的鲫鱼,几年都难长到一两斤,一般都是几两重。但是,鲫鱼的营养却很高,城里人常买它煲汤,与豆腐、西红柿等一起炖了,适合身体虚弱的人进补。
老辈人之所以总结出“买鱼不买鲫壳鱼”,主要是从食用的安全性考虑的。鲫鱼个头较小,且体内的小刺较多,吃起来容易卡住喉咙,尤其不宜让小孩子单独吃。
在我家乡里,关于吃鲫鱼若被刺卡到喉咙时,有个处理的小偏方,即吃些蔬菜有助于鱼刺吞入食道。正是因为这样,一般我们常做酸菜炖鲫鱼,味道既非常鲜美,酸菜可以改善鱼腥味,而且若不小心卡到鱼刺了,还可以吃点酸菜来缓解。
 

 
总的来说,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基于卫生、安全的角度总结的,它告诉人们糟头肉、鲫壳鱼尽量不吃,即便要吃也要多注意一下,比如,糟头肉炖煮时间稍长些;吃鲫鱼时,尽量多喝汤少吃肉,或者吃肉时不要说话,细嚼慢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