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引起吐奶的原因不同,后果也截然不同。今天和大家说说如何分辨不同情况的吐奶。
模型发布。混乱的婴儿。小女孩嘴里叼着食物。 新晋宝妈缺乏喂养经验,很多时候都是向过来人取经,但其实过来人的经验也有限,容易以偏概全。 宝宝吐奶确实常见,有些时候会从嘴角慢慢流出一些奶,但并不影响宝宝乐呵呵地玩,宝妈也并不当回事儿。但有时候宝宝吃奶时却会不停哭闹,甚至会“哇 ”的一下喷出一大口奶。 其实宝宝不同症状的吐奶,原因也不同。 吐奶不全是“溢奶” 吐奶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吐奶又叫做“溢奶”,常表现为宝宝吃完奶后,立即平躺在床上,奶汁会从嘴角流出,甚至会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来。如果宝妈喂完奶后,竖抱着宝宝一会,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
“溢奶”主要和宝宝的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横位,容量较小,胃的上口(贲门)松弛,而下口(幽门)较紧,胃蠕动功能较旺盛,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刚吃完奶就平躺很容易溢出。尤其是早产宝宝发育较足月儿落后,更容易出现“溢奶”情况。 关于宝宝“溢奶”,宝妈不用太担心,它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没有很大影响,只要护理得当就可以尽量避免,而且一般在宝宝1岁前就会自行好转。 护理得当,“溢奶”巧化解 虽然“溢奶”是生理性的吐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很多时候宝宝在“溢奶”时刚好吸气,就容易导致奶水误入气管,出现呛奶。如果大量奶水都跑到气管里,会造成宝宝气管堵塞,呼吸不畅,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宝妈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溢奶”的小妙招。
宝妈在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平躺,用手把宝宝的上身抬高。喂奶时不要来回搬动宝宝,母乳喂奶时注意让宝宝的嘴包裹住整个乳头,不要留空隙;用奶瓶喂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防止空气的进入。喂完奶后,宝妈先让宝宝直立状态待会,可以靠在宝妈的肩膀上,然后轻拍宝宝的背,直到打出嗝之后,再放下来平躺。 如果宝宝出现大量“溢奶”,宝妈要立刻使用小毛巾或吸管清除宝宝口、鼻内的奶水。如果有奶水呛进宝宝体内,就要再让他的脸朝下,拍打他的背部,让奶水有效地咳出来。 其他情况的吐奶需警惕 宝宝如果吐奶频繁、剧烈、量大,或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时,宝妈就要考虑可能是病理性吐奶。同时,体重变化也是一项重要佐证。如果宝宝体重增长很慢,与同龄宝宝相差很多,精神特别容易烦躁、大便带血丝等也提示可能存在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胃食管反流病(宝宝睡眠不安、拒食和喂食困难,重者可出现呕血或吐咖啡样物),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幽门痉挛、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宝宝吃完奶过一会儿就出现喷射状呕吐,吐出大量带酸味的奶汁或咖啡样物质)等。宝妈发现宝宝吐奶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带他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总而言之,妈妈们在宝宝吐奶时,一定要仔细辨别,好好护理,避免因一时疏忽加重宝宝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