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新疆的诗句

1、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2、从军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3、独不见 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

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

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

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4、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5、碛中作 唐代: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二、描写新疆景色的诗句

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3、《渔家傲·秋思》 宋代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4、《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三、描写“新疆”的诗句、诗词有哪些

1、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释义: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4、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释义:冰雪消融,

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

明月洒下一片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

5、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释义: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名称由来: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清军入关以前,它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入关后,它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在个别地区,它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

四、形容新疆的词语

历史上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使用过多种语言。

现今的新疆地名,除汉语名称外,还有不少是各民族语言的译音,有些地名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至于乌鲁木齐的语源,说法不一。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美丽的牧场或好围场。 但“乌鲁木齐”这一名称早在公元十世纪就已出现,而大批蒙古人进入新疆是元朝以后的事,故此说难以成立,但因此说较为美好,多为人们所采用。

另一种是徐松《西域水道记》中的说法:乌鲁木齐是维语格斗之意。此说显然不对,维语中没有“乌鲁木齐”一词,虽然格斗的维语读音有点近似,但毕竟是两个词。

显然“乌鲁木齐”是一个外来词。 椐考证,在公元925年塞语文《使河西记》一书中,就出现过乌鲁木齐一名,塞语意思是“柳树林”。

公元七世纪汉文史料中称今乌鲁木齐一带为“轮台”。从语音的演变来研究,估计是古代回鹘语(现代维语的前身)在吸收梵语、吐火罗语、塞语的词语时发生了音变,汉文转写即为轮台。

此名借入突厥语时,读作“乌鲁木齐”。此说尚待进一步求证。

当然,考证地名这不是我们的任务。我看在地名学界尚未定论之前,就以广为流传的说法为准吧!。

五、描写新疆景色诗句

1、《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2、《渔家傲·秋思》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3、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4、《使至塞上》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5、《马》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六、纪晓岚在新疆写的诗词

有很多啊

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

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这是一幅表现西域军屯农耕的图景。从乌鲁木齐到晶河(今精河县)屯营相连,田陇成片葱郁,好似织锦错落一样。用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从内地往新疆运粮的艰难。军队屯田带来了边疆丰收,从此免去从内地转运粮食之劳苦。

断壁苔花十里长,至今形势控西羌。

北庭故谍人犹识,赖有残碑记大唐。

断壁苔花是长满苔藓的断壁残垣,此处指距吉木萨东北二十里唐代北庭都护府的故城残垣。《阅微草堂笔记》(三)第六十八则:“特纳格尔为唐金满县地,尚有残碑。吉木萨有唐北庭都护府故城,则李卫公所筑也。”本诗记载了晓岚公对唐北庭都护府遗址的详细考证。谍:指城墙中如同齿状的矮墙。

云满西山雨便来,田家占候不须猜。

向来只怪东峰顶,晓日明霞一片开。

田家占候指农民预测天气。东顶峰指今乌鲁木齐城东博格达峰。是天山最高峰。峰下有天池蒸发水气,日光照耀常出现彩霞。描绘了乌鲁木齐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这都是作者亲临其境细心观察的结果。

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

腊雪清晨题牍背,红丝砚水不曾凝。

作者形容此地“向来气候极寒,数载以来,渐同内地,人气盛也。”太古冰指久远的寒冰。司马光有诗“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从此诗脱化而来。写乌鲁木齐人气旺盛似乎也带来了气候的变化。题牍背是指在公文背面签字。

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

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诗中记叙了那个地方一年中很少下雨,农田都靠积雪融消的山泉灌溉。即使八十岁的人都不知道雨水浇灌禾苗的事情。诗中提到的蕃王是指西域农夫。这首诗歌充满了异地风情。

南北封疆画界匀,云根两面翠嶙峋。

中间岩壑无人迹,合付山灵作守臣。

晓岚公说:山北属乌鲁木齐,山南属回部。山中袤延深邃,旧无分界之处。描述了天山山谷奇险幽深,渺无人迹,诗中寄托由山神来守护。

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

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

记述了从内地来的商客在山南吐鲁番学会当地歌舞,把古老的情歌用当地新曲调唱出来的情节。鸯哥:土鲁番呼歌女为鸯哥。红豆:出自唐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摩诃兜勒:泛指少数民族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纪文达公过去为应试而作的那些试帖诗、馆课诗,恭和诗、呈进诗,没有摆脱格律虽然工整但是缺乏艺术生命力的状况。我读了若干首他的《南行杂咏》,多抒发个人情怀和赞美自然之境。而《乌鲁木齐杂诗》则如前所述把创作着眼点放在了辽阔的边疆大地和社会底层人物上,像普通的农夫、士兵、商人等。当时正值国力强盛,为承继统一基业,新疆百业待兴,他生动记述,热情讴歌过去的荒僻边陲已成为“耕凿弦诵之乡,歌舞游冶之地”,并归结为是一统之极盛。通过“追述风土,兼叙旧游”抒发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激情。在后来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九十余则有关乌鲁木齐的故事。

两年多后从边檄得悉赦还京师,五十岁参与主持《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七、关于[路]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