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是会燃烧的冰吗?对的又不对,那么可燃冰是什么?可燃冰主要成分有哪些?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吗?

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水深大于100-250米(两极地区)和大于400-650米(赤道地区)的深海海底以下数百米至1000多米的沉积层内,这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能使天然气水合物处于稳定的固态[1] 。

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最近两年开采试验取得较大进展。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主要成分有哪些:

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吗:

据了解,中国此次试采自5 月10 日起开展,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 米海底以下203-277 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经试气点火,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1。6 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

全国可燃冰资源相当于千亿吨石油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 亿吨油当量,其中有近800 亿吨在南海。试采现场指挥部地质组组长陆敬安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 个矿体、面积128 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 亿立方米,相当于1。5 亿吨石油储量,“成功试采意味着这些储量都有望转化成可利用的宝贵能源”。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试开采团队将继续在附近海域再进行二至三个不同矿区和类别的试开采工作。积累更多试开采经验,为在2030 年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发打下基础。相信在2030年以前,具有最大潜力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

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避免了最让人们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可燃冰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

可燃冰这种宝贝可是来之不易,它的诞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如果温度高于20℃,它就会“烟消云散”,所以,海底的温度最适合可燃冰的形成;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海底越深压力就越大,可燃冰也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所以,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中国东海、南海都有相当数量分布。

沉淀物生成的甲烷水合物含量可能还包含了2至10倍的已知的传统天然气量。这代表它是未来很有潜力的重要矿物燃料来源。然而,在大多数的矿床地点很可能都过于分散而不利于经济开采。另外面临经济开采的问题还有:侦测可采行的储藏区、以及从水合物矿床开采甲烷气体的技术开发。在日本,已进行一项研发计划,预计要在2016年进行商业规模的开采。

关于可燃冰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小伙伴们是不是有get到了新姿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