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鸭那是北京的特产,就算是在外国也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北京烤鸭开始并不是在北京,北京烤鸭历史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呢?

北京烤鸭虽然带着北京的名头,但却不是北京本地土著。有关北京烤鸭的来历说法不一,有元朝起源说,也有明朝起源说,但流传比较广说法是北京烤鸭在明朝时由南京传入北京。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建立明朝之初,明宫的御厨将南京的湖鸭用炭火烘烤,颇得宫廷贵胄们喜爱,“烤鸭”由此在王宫内兴起(也有烧鸭一说)。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一并带到北京,鸭子改为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烤制的方法逐渐改良形成如今的北京名菜。

最早在北京民间创立字号的烤鸭店不是如今鼎鼎大名的全聚德,而是便宜坊(biàn yí fáng,可不是pian yi fang哦)。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便宜坊的前身就在京城的米市胡同开业,当时所经营的烤鸭据说是从南京运来,又称金陵烤鸭。如今便宜坊的招牌是嘉靖年间的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所题,意为“此店方便宜人”。便宜坊的烤鸭是采用焖炉烤制,而后来居上的全聚德是采用挂炉烤制,虽然都是烤,但是不同的烤制方法出来的口味却还是有所差别,再加上后来全聚德的强大的商业运营模式,有600年历史的便宜坊在烤鸭这道菜品上的知名度已远远不能和后起之秀全聚德相比了。

而如今北京烤鸭领域独占鳌头的全聚德在创立招牌时却不是叫这个名字,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前门外肉市街一位做鸡鸭买卖的杨先生盘下一家倒闭的“德聚全”干鲜果脯店,做起了烤鸭生意并继续沿用了这家的招牌。杨先生最初的生意惨淡,后来将店名改为“全聚德”,意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而至此以后的烤鸭生意就蒸蒸日上。有意思的是全聚德这块金字招牌中的“德”字和规范汉字“德”相比少了一横。这点上有不少传说,有说当时题字的秀才很多了,少写了一笔。也有说当时有意把“德”字有意少写了一笔,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而其实在书法历史中“德”字中的一横并非必不可少的,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经常可以见到少一横的“德”。现代简体汉字规范后,那一横才固定下来。

进入新中国后,北京烤鸭又逐渐走向了世界,周恩来总理有三个著名的外交策略,分别是“乒乓外交”、“烤鸭外交”和“茅台外交”。先后有20多次用北京烤鸭来宴请国际宾朋,为大量的外交任务起了润滑剂的作用。像基辛格、尼克松、卓别林都品尝过北京烤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旗下的旅游网站CNNGo评选出全球50种最美味食物。皮脆肉香的北京烤鸭在第5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美食。

从600年前的金陵,到今天的北京以及全国和世界各地,北京烤鸭已经不仅仅一道菜品,还包含浓厚的中华美食文化,希望大家在品尝美味之际,能将北京烤鸭背后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

北京烤鸭的历史文化就介绍到这里了,要是有机会去北京,可一定要尝尝北京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