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头,经常在清朝的电视剧中看见,对这个旗头那就有点郁闷了,旗头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这可是满族妇女独特的发饰:

旗头是什么:

旗头,满族妇女发式的统称。在清朝的时候,已婚的满族妇女会将头发绾起来以区别未出阁的少女。现在看的好多古装电视剧,好多的旗头都被滥用。编剧、造型师什么的也不知道用点心,一股脑的都给所有演员梳个旗头。不考虑一下,满清旗头的始祖的感觉?

旗头,可分为“大拉翅”、“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答喇赤”等,别看这名字虽多,但是大多都是音译词,叫法不同而已。旗头呢,主要流行于晚清时期,那时候不论是在皇宫中还是在平民百姓家里,都能看到旗头的影子。换句话说,旗头既然是在晚清的时候才出现,那么,在清朝刚入关或者是清朝中期的时候,是根本就没有旗头这种说法的。所以,现在看的那些清宫戏,大多都是没有尊重史实的。看着人家是清朝的,就直接给人套个旗头,这在那些研究历史的学者或者是爱好历史的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笑话。

旗头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清初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年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活泼朝气。年老的选质地高贵的,体现端庄稳重。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颈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小两把头”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饰型发展。清中期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的,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呆得住。

扁方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晚清宫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长达一只二寸.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作用,且尺寸相同。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由此可推断,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如遇到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以示区别。

晚清又风行头套式的大拉翅: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慈禧名为太后,实为女皇,她所处地位与清代的太后皇后都不同。

旗头是由“二把头”发展来的,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在清朝晚期,旗头通常配便服穿着,而便服(女便服尽管最为常见)一般是没有确切的品级划分的。在清末民初,极个别的情况也能看到旗头配吉服了,但这应该是不合制度的。

常见的旗头,整体呈扇面形,是一个中空的硬壳子,大概有一尺的高度,下面是一个圆形的头箍。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侧面还悬挂有流苏。

纵观整个清朝,旗头的历史还是比较短暂的。而在整个清朝的发展中,旗人女子的发式也慢慢发生变化,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旗头。

清朝入关前,满族妇女都是将头发盘在头上,称为“盘髻”。所有的头发束在头顶盘成辫子,干净利落,符合满族先人的生活方式——骑射远行之类的。

清朝入关后,满族妇女的发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满汉融合,相互借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就整体而言,满族妇女的发式比汉族妇女的发式更加的显得高大和夸张、艳丽夺目,使发饰在满族妇女的服饰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位置,最后就逐渐演变成了满族妇女风韵独特的发式——旗头。

一般来说,清宫剧中出现的旗头,大多是基于光绪末年至民国时期的旗头发展而来的。但是就旗头本身而言,并没有带上任何的等级之分。或者可以说,身份尊贵一点的,可以在旗头上多用一些华丽名贵的装饰品罢了!

关于旗头的发展就介绍到这里了,这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