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从焕现在已经被排成了电视剧,都是说的是袁从焕的功德,如果的骁勇善战,但历史上的袁从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袁从焕最后落得被崇祯处死:

袁崇焕字元素,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袁崇焕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

袁崇焕被处死的原因有以下六点:

一,毛文龙是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后被袁崇焕矫诏所斩。死后,崇祯曾自己下谕,把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举动全部解释为“圣意”(即皇上的意思),但不久之后(史载只有1个月时间),皇太极便大摇大摆地绕道漠北蒙古地区,自长城入侵京畿。作为辽东经略,袁崇焕是不称职的。

当时,有朝臣立即弹骇袁崇焕“擅杀边帅,纵敌长驱”。这罪名袁崇焕是不冤枉的。

要说到毛文龙,还先得说皮岛。皮岛是位于朝鲜湾中的一个小海岛。史载,毛文龙多次指使部下自岛而上,采用“游击战术”攻击后金,随后又退入海岛之上,由于后金八旗不善长于水战,因此,毛文龙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头都搞大了。虽然《清史稿》多使用带贬义的句子来形容毛文龙的所作所为,什么“逃入海”、“败走”之类的,但实际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毛文龙以及以他为核心的“皮岛军事力量”确实对后金形成了制肘的效果。

从史料上看,毛文龙原是李成梁的部下,皮岛则是毛文龙一手经营和创建起来的一块“海上根据地”。的确,毛文龙在皮岛上开设了商品交易市场,把从后金地盘偷采到的山珍、明朝的贵重货物、朝鲜的土特产拿来交易,同时还设立了所谓的“关税”(主要针对朝鲜至中国的商船),但他这样做,也实在不至于罪当杀头。由于这位毛大帅“赚财有方”,史载,当时皮岛一度由一个荒凉小岛变成了商品集散地。我不否认毛文龙有“军阀”的某些特征,但当时辽东已乱,群臣皆不敢守之,如果皇帝授一个什么辽东的官职,朝中那帮大臣就像被杀了头一样难过。而在这种情况下,毛文龙能“独驻敌后”,确实不能说他无胆无识。而事实上,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除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外,还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证据来证明毛文龙要反明投金了。至于什么“毛文龙通敌书信”之类的东西,一是考据不详,二是无法佐证。照此说来,那袁崇焕还和皇太极互致书信,甚至大谈“议和”,难道我们就能以此断定:袁崇焕必然是在通敌卖国吗?

这样的情况下,袁崇焕居然以“十二条罪”把毛文龙杀了,而且杀前不奏报。所以,当时的朝臣弹骇袁崇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也并不是说就等于“陷害”。

二,在战略上,袁崇焕不是立即联络朝鲜,夹击沈阳,迫使皇太极回师,而是率着关宁铁骑几乎放弃了宁远,“千里勤王”。到了京畿地区之后,袁军又不截杀八旗,而是把大部队开到河西去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讨论是不是需要“入京勤王”。如果你是皇帝,你怎么想?

以关宁铁骑(即根据“辽人守辽土”的军事原则组织起来的明军野战部队)的速度和野战能力,如果死扑八旗,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胜算”,但至少可以使敌受制。所谓忠臣良将,正是在这时体现啊。诚然,我们可以用“粮草不足,军需不济”来解释这时的关宁铁骑,但这又何尝不是袁崇焕“失察之罪”的一种延伸?

三,八旗在北京周边大肆抢掠、破坏,毁了不少王公大臣在郊区的产业,他们几乎是天天上折子弹骇袁崇焕。这情况让皇帝也很难堪啊。

四,袁崇焕在第一次平台召对时,明明说的是“五年复辽”,这其实相当于在崇祯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而崇祯走后,袁崇焕又对担心自己的人说:“或许可以吧。我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安慰安慰陛下。”敢对皇帝胡说八道,这种将军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不说“五年复辽”,而说“八年复辽”,甚至“十年复辽”,又有何妨?当皇帝被骗时,他或许比听到“八年复辽”、“十年复辽”更觉得难以接受——后者顶多也就是个能力问题,而前者则是“欺君妄上”,是道德问题、政治问题。

事实上,正因为有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承诺,所以,崇祯对他全力支持,在这几年里,崇祯对弹骇袁崇焕的折子几乎是“视而不见”,对辽饷更是毫不吝啬,有资料证明:在这几年里,国库银两大多充了辽饷。

五,袁崇焕私下和皇太极“议和”。当然,我们姑且把这个理解为袁崇焕的一种战略考虑,因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用用“议和”这样的计策也未尝不可,不能一概而论,全面否定。但是,正是在“议和”期间,皇太极兵进朝鲜,使得朝鲜王国这个明王朝世代相依的盟友和臣藩一夜之间兵溃君逃,最终不得不与后金签立城下之盟,结为所谓的“兄弟之邦”,几乎有掉过头来对付明王朝的意思了。而袁崇焕在此期间却只是在宁远城“修防设池”,强调“城防工势”的重要性,几乎没对后金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聪明的“议和”,换来的应该是自己在战略上的有利地位,这位袁督师倒好,他和后金的“议和”竟换来了皇太极在战略上的有利地位。显然,在这场“议和”中,袁督师处在了一个相对“笨拙”的位置,可以说,毫无军事大家和卓越指挥员的风采,既无制敌之奇策,也无攻伐之良谋。

我们知道,历史上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和军事将领,如白起,如田单,如司马懿,如高仙芝,如史万岁,往往能够“游刃于战场之上,制权于方寸之间”,而在“后金平定朝鲜”的战争中,我们似乎没有看到袁崇焕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干,不仅是我们,或许也包括了当年那位崇祯皇帝。

我们现在的明清史家通常只能用“修筑城防,加强工势,修整士卒,准备粮草,争取时间”来解释袁崇焕当年在那场战争中所做的这一切。换个位置想,如果你是崇祯皇帝,忽然听到“袁军未动一卒,后金平定朝鲜”的消息,你又会作何感想?

六,抗旨开市卖粮给“蒙古”人。有学者根据《国榷》等史籍认为,当时袁崇焕卖粮给所谓的“蒙古”人,其实就包括了后金人。这些后金人是混在蒙古人中来买粮的。而事实上,当时,蒙古早就和后金达成了“战略同盟”,并结下了“儿女亲家”,孝庄太后就是不折不扣的蒙古人;而自皇太极征林丹汗之后,除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之外,他的儿子额哲也归顺了后金,甚至连林丹汗的老婆都嫁给了皇太极。

最关键的是崇祯根本没同意过袁崇焕“开市卖粮”,对于蒙古的所谓“缺粮”,当时崇祯还是比较宽仁的,他给袁崇焕的圣旨明确写道:“按人数救济”,并要求袁崇焕严格盘查,“务不使粮食流入东夷(后金)”,否则“以通夷论处”。但袁崇焕似乎对明令没有太在意,仍然是“我开我卖”。那些粮食不知道流向何方。

事实上,当时的后金国由于采取了血腥的种族政策,致使“壮丁锐减,人口外逃,田地荒芜,居无完室”——严重缺粮的正是后金。

试想,辽东士卒的大部分粮食都要从内地运去,袁崇焕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余粮”拿出来卖。而且,三翻五次地公然抗旨不遵,崇祯不杀袁崇焕都对不起“皇帝”二字。

不错,袁崇焕在辽东战场上确实有他的贡献和过人之处,例如主张“凭坚城,用大炮”、提倡“辽人守辽土”,并发现了祖大寿一批忠勇的辽将,同时,在孙承宗的基础之上,袁崇焕加固了宁远防线,但我们不能把一个人描述成高大全的“完人”。作为当时辽东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官的袁崇焕,在晚期擅杀边帅、抗旨开市、不察敌情、坐失战机,均是致命的问题,甚至够称死罪。

作为崇祯来讲,他可以一次原谅袁崇焕(杀毛文龙未追究)、二次体谅袁崇焕(抗旨开市未深究),但还可能有三次、四次、五次吗?“五年复辽”未成,而虏兵已至北京城下,而且喊杀声震天动地!如果是你,放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你还会相信有三次、四次、五次……直至最终“成功复辽”吗?

结论是:袁崇焕罪已当死,但不该在那种情况下杀,应使其代罪立功,就算是要处死,也不用千刀万剐。

历史终成过去,留下丹青照人。我们希望崇祯与袁崇焕这样的“故事”不再重演,但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因为人毕竟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