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半个月,一颗“青花椒”搅动了国内餐饮界的神经。

据红星新闻报道,日前,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国内多地发起诉讼,称相关餐饮店侵犯了其“青花椒”商标,要求赔偿损失,其中包括多家四川商户。

图片来源: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官网声明

多起诉讼不仅让被告的餐饮店从业人员感到“莫名其妙”,就连普通民众也难以理解这种“诉讼维权”。

据封面新闻报道,12月25日下午,记者对话原告公司——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董事长左正飞。其回应称,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正尚律和)发起,并非上海万翠堂本意。维权过程中,正尚律和已完全歪曲公司正当维权、保护品牌的初心。

万翠堂董事长左正飞称,打击恶意模仿、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才是本意。

我们已责令正尚律和撤回全部诉讼,并停止与其合作,以及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左正飞说,“我想向四川父老乡亲诚挚道歉,青花椒本来就是川渝地区的东西,‘青花椒’三个字大家都可以用。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把这道菜继续做好!”

为何维权“青花椒”?维权初衷是打击恶意模仿和骗加盟费

左正飞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是做翡翠生意,因为喜欢吃辣、喜欢川菜,在2013年投身了餐饮。“最开始是做烤鱼,在注册商标过程中,发现很多名字都被注册了,注册困难。当时就想了20多个名字,看哪个注册起了就用哪个。”左正飞介绍,旗下的可奈实业公司成功注册了“青花椒”品牌,所以就用了这个品牌做烤鱼。“我们开的第一家店,在徐汇光启城,就叫青花椒烤鱼。”

左正飞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改换赛道,开始做青花椒砂锅鱼,并注册了相关品牌,每年投入300多万进行品牌推广。“目前公司在江浙沪地区有数十家店,全部直营。”

图片来源:四川日报视频截图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我们发现来学习参观的越来越多,模仿的也越来越多,甚至用尺子来量我们的桌子高度、做的锅和我们一模一样。”左正飞说,“江浙一带开始冒出很多青花椒鱼,店招、装修、砂锅完全模仿我们。甚至网上开始出现招商加盟,留的名字和地址全是我们的,但电话不是我们的,这些让我们深感痛恶。”

万翠堂董事长左正飞称,打击恶意模仿、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才是本意。

是否存在碰瓷诉讼?向四川老乡深表歉意 承认公司管理有漏洞

“我想向四川的父老乡亲,致以诚挚的歉意!因为我们公司的管理漏洞,给大家造成了这么多不必要的麻烦,作为董事长,非常抱歉!”左正飞说,虽然诉讼是由第三方提起,但在办理委托手续中,万翠堂公司员工没有做好审核,仅仅凭对方出具的“青花椒”三个字,就贸然盖了章,这确实是公司管理的漏洞。“想对四川的兄弟姐妹说一声对不起,这些诉讼决不是公司本意,给你们造成了这么多麻烦。”

“昨天我已经要求相关人员与正尚律和联系,一是终止合作,二是要求他们全部撤诉,三是进一步沟通,是否存在过度维权,保留追究正尚律和法律责任的权利。”左正飞说,“万翠堂没有拿过维权的一分钱。我本人也可以发誓,绝没有通过恶意诉讼或者利用商标,来赚钱的想法!”

“青花椒本身就来自川渝,是一个品类和食材,大家都可以用。只要不是恶意模仿、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都可以使用。”左正飞说,“再次向四川的老乡赔礼道歉,希望今后一起,继续把青花椒这个品类做好,把青花椒鱼做好!”

央视评青花椒事件:哪是维权?更像碰瓷!

26日,央视网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文章,点评近期热点“青花椒”事件,内文如下:

近日,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地的多家餐饮经营者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原因是他们使用了“青花椒”商标,构成了侵权。

这让人想到不久前发生的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维权事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明确回应,“逍遥镇”“潼关肉夹馍”无权收加盟费。这次青花椒竟然也“躺枪”了。不同的是,焦点由地名变成了常见调料,更显得离谱。

香料中的“花椒”主要分为红花椒及青花椒,四川是青花椒的生产大省,青花椒也随着川菜的普及传播到全国各地,在老百姓眼里,青花椒就像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等调料一样,招牌上、菜谱上、菜碟上写上“青花椒”三个字,意在说明做法和口味,青花椒烤鱼,就如葱爆肉、孜然羊肉、剁椒鱼头一样,咋就侵权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111223972769

此事的关键点在于,普普通通的调味料怎么就成了注册商标?注册成功了,权利的边界又在哪里?

我国的商标法并不禁止青花椒这样的通用名称跨类别注册,也就是说,如果把“青花椒”放在调料用品类别上进行申请注册,可能会因为通用名称被驳回。

但是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其他类别上注册了多个有效商标,而注册商标享有相应合法权益。这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就能为所欲为,超越合法边界去行使权利。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图片来源:VCG111297407529

此外,如果店铺是在商标注册前就已经存在,也可依法主张权利。对于很多商户来说,法律条文不易理解,当得知自己“犯法”之后,不少人选择花钱了事。

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畏惧心理成为一些人的把柄,商标维权成为了一个生财之道。碰瓷坑人、撒网捕鱼,损害商户利益,破坏经营秩序,显然偏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

此案例又是一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也是完善法律、堵住漏洞的警示。相关部门要拿出更鲜明的态度,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引,遏制利用商标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

恶意抢注不遏制,恶意诉讼难终止。更要把好源头,还知识产权保护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