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亚:焱公子,您提到了直播变现有七个点,具体是哪七个点?

焱公子:第一部分会聚焦于人设的打造

第二部分会讲到拆解,也就是定位了人设之后该如何去做内容,因为现在不鼓励闭门造车,所以大家要去对标那些厉害的人,我会教大家一套方法论,告诉大家如何去拆解为自己所用。

第三部分就是选题,因为做内容最重要的就是选题。

第四部分是开头,开头对于短视频或者新媒体太重要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是非常有限且没有耐性的,所以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如何在开头就喊住你的用户,让他为你多停留几秒是很关键的。

第五部分是结构,开头喊住了你的用户,他也只是为你停留几秒钟,能否让他持续看完你的内容,是需要靠比较好的文案结构的,要像钩子一样钩住他,吸引他看到最后。

第六部分是联动,我们的素材是有限的,如何把一份素材多用,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第七部分会讲关于破局的内容,我也会基于我的认知,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大家。

我们先讲人设,人设有两个原则,它是两个维度的考量,一个是向内的,一个是向外的。

向内就是它必须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某一个特质的放大,而不是无中生有硬凹出来的人设,尤其做视频号,需要的是真实。

向外则需要考量你必须能够获得市场和受众的认可,除此之外还要去匹配你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学员是做星座占卜的,她想为自己打造一个人设,我在和她聊天的时候,归纳出了四点。

第一,她开了一家占卜公司,旗下有100多位占卜导师。

第二,她修行了15年,去过全球20多个国家。

第三,她20岁就在广州买房了,30岁左右经历了一些事情选择了重新开始,有一段比较跌宕起伏的人生。

因为这些事情是无法通过直播间或者短视频去呈现的,所以我就从她庞杂的信息里找到了一个关键词,修行者

这位女孩修行15年走遍全球20多个国家,她完全可以从一个修行者的角度给大家一些不同的见解,这也可能会吸引到那些有一技之长想要跟随她的人去关注她。

如何落地找场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是素食主义者,他前段时间爆了一条短视频内容是“千万不要吃肉。”

于是我就让这个女孩站在修行者的角度,去看待“素食主义不让吃肉”这件事情,选题就是“我修行15年一直吃肉”,这就是一个反差,这篇文章目前还在制作中,等出来之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数据效果。

除此之外,人设对外是要对准后端的商业诉求去设计的,以我自己为例,我最早是做图文自媒体的,核心的平台是公众号和今日头条,我当时的人设就是一个500强的职场博主,在内容方面主要分享职场干货以及个人成长心得等。

如果单纯只是以自媒体的角度来讲,靠接广告变现,这个人设是没有大的问题,但当你入驻到视频号做短视频之后,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基于社交分发的熟人逻辑,而且它基于微信生态更适合打造IP,这就需要有一个强人设,而不是泛人设

所以我很快做了调整,我的视频号简介很清楚,我是内容创业者,能够为大家提供可复制的内容和打造IP的实战方法论。

调整完人设的侧重后,也就意味着在后边的内容输出方向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找到你的人也会更加的精准。

我们一般会倡导三种人设,专业型、讨喜型和靠谱型,好多做知识付费的人群更多会选择专业型的人设。

讨喜型人设,张嘴就让人喜欢,让人觉得可以亲近。

靠谱型人设会感觉他很踏实,做什么事情都很靠谱,愿意靠近他。

其实人设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因为人是有很多面的,所以大家要基于自己的情况去做设计

不要闭门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那些优质的内容,分析它们到底好在哪里。

——焱公子

Q&A

X

焱公子

马丽亚:创业者该如何做内容?如何借鉴或拆解一个爆款?

焱公子:做内容前,我建议大家不要闭门造车,尤其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自己可能花了很多的精力,但最后的效果往往并不好。

最快的方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学习,去看那些已经做好了的优质内容,分析它们到底好在哪里,所以第二点讲的就是拆解。

其实很多人不太懂拆解,他们认为拆解就是一抄二改三优化,这句话其实没有错,但对于不懂的人来说,这句话的颗粒度太粗了,是无法落地的。

如果你做了一个流量号,你只是把对方的内容拿过来获取一些私域流量的话,短期内可能没有问题,但现在各个平台的机制都在完善,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案查重了,甚至还有语音查重,所以搬运这件事情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技术门槛

例如我刚才觉得颗粒度太粗了,那怎样拆解颗粒度会比较细,我总结了几步。

第一步拆总体,拆它的选题,思考为什么会爆。

第二步拆受众,拆它们的诉求或者拆你要达成的诉求,也就是你这条内容是写给谁看的,为什么你的内容看起来不痛不痒的,是不是因为你的内容没有对象感。

第三步拆开头,它的开头好在哪儿?为什么第一句话就能留住用户?开头的作用就是喊停陌生人,所以开头的前几秒是很重要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共鸣、猎奇、营造反差等。

第四步拆结构,你需要有一个结构能框住大家,撞击用户的心灵,所以至少要有一句金句,用户看完内容后可能会忘记你的故事,但他也许会记住金句,这也可能会成为传播的原因,最后还需要看一下它是如何结尾的,是引导关注还是升华主题。

第五步拆自己,因为我们的经历与视角都相同,所以这也是灵魂扣问自己的一个环节,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拆解步骤。

选题是一个球,创作者应该把它切成不同的侧重和形状去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收获不同的观点与不同的内容方向。

——焱公子

Q&A

X

焱公子

马丽亚:创业者该如何找选题?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如何划分为不同的选题?

焱公子:我认为选题是一个球,创作者应该要懂得把它切成不同的侧重和形状去看待分析,因为看待问题不止是单一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收获不同的观点与不同的内容方向

我举个例子,去年的11月底,我在广州参加完一个大课后,当晚乘坐朋友的车前往深圳,在广深高速上我们的车被一辆大货车追尾发生了事故,我当时坐的位置距离撞击的地方只有差不多10厘米的距离。

那么我该如何把这样的事故变成故事去讲给陌生人呢?这也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技巧。

因为车主是我的同学,所以我们可以切换成车主的视角,讲一讲格局这件事情。

肇事司机是个小伙子,20岁出头,他因为是第一次上路所以已经被吓蒙了,不停地在原地抽泣,我们的司机就走过去拍了拍他说:“不用担心,不用你赔,有保险。”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切的话,我们可以讲格局,就是当你有一定的能力之后,你可以多担待一些,而不是一味的恃强凌弱。

如果换成公众号的标题可以这样写“豪车被追尾,车主暖心安慰,肇事司机别担心,不用你赔!”,这样的角度,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动那些本来处在弱势,或者在这方面有共同认知的人。

所以拉共鸣不需要特意博同情,因为没有人喜欢听你卖惨,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个性化的事件中找出普适性的观点,要站在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去分析问题

如果创作者能多关怀底层一些的话,或许会获得更多的掌声与认同,因为我始终觉得一个创作者要心怀悲悯,才能够做出真正的好内容。

好的创作者都是精神分裂,他们特别习惯在自己和受众之间来回弹跳。

——焱公子

Q&A

X

焱公子

马丽亚:创业者该如何规划文案结构?什么样的文案结构可以吸引用户?

焱公子:我们对应三种文案结构,第一种叫做干货型文案,就是讲知识讲认知。

第二种是观点型文案,抒发一个观点。

第三种叫做故事型文案,也就是讲自己的故事。

我们先说第一种干货型文案结构,大家需要记住16个字,亮点前置+过程阐述+干货提炼+转化指引

亮点前置就是你最近取得了什么亮眼的成绩,或者拿下了哪些里程碑的事件等,需要把它放到最前面吸引关注,因为大家都爱听有结果的人讲话。

过程阐述就是把事情进行简单的描述,描述一下你做到的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进入到干货提炼了,也就是你的复盘,总结如何做到的,吸引大家的眼球,让大家有信息可听。

最后一个动作很关键,叫做转化指引,你需要给别人一个持续关注你的理由,把他们引导进你的直播间或添加到你的个人微信上。

其实最后把这个结构一梳理,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干货内容都可以这样讲,开头吸引注意力讲结果,中间慢慢讲干货,讲大概三点就够了,没有必要一次性给的太满,要留钩子,最后引导转化。

第二种是观点型文案结构,也是16个字,阐述观点+解释观点+信息增量+升华主题

它虽然不像干货型文案有路径可循,但观点触达是可以瞬间引发共鸣的,所以这样的文案反而会比干货型文案传递的更深。

所以观点型文案结构就是阐述你的观点,解释你为什么说这个观点,加入信息增长来佐证和延伸你的观点,最后进行升华,扣到你特定的受众,让他们感同身受。

第三个故事型文案结构,还是16个字,建立关联+引出故事+铺陈细节+金句点题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说自己的故事,而是先建立跟受众的连接,引发共鸣也可以制造好奇,所以你要铺成至少一个细节来围绕你的故事。

所以要先跟你的受众建立情感引出你的故事,讲一个有代表性的细节,讲完了之后,来一个金句把主题升华,这也是一个完整的短视频故事,300个字就可以了。

这些结构虽然略有不同,但也会有共性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始终要聚焦受众,你要知道受众关心的是什么,什么能够让对方受益

还有一句话也分享给大家,好的创作者都是精神分裂,他们特别习惯在自己和受众之间来回弹跳,因为只有来回的弹跳,才能让你写出来更接地气也更让受众所喜欢的内容。

一定要坚持破局,坚持做自我的改变和革新,只有这样你才会更加有驱动力和源动力。

——焱公子

Q&A

X

焱公子

马丽亚:创作者该如何联动素材?在破局方面,您有哪些见解?

焱公子:因为素材可贵,所以创作者要有复利思维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天发了10条朋友圈,这10条朋友圈的内容可不可以做成短视频,或者你今天发了一篇2000字的公众号文章,能不能把这篇文章拆成几条短视频去发,我们是可以用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展现同一段素材的

包括我现在也在写书出书,书里的素材也不是我临时重新创作的,而是我那么多年做内容创作积累下来的素材,我可以基于书的大主题,把我曾经写过的内容重新加工,它就成为了我出书的素材。

因为我们的素材是很珍贵的,所以要尽可能最大化的去复用它,才能够让你的创作效率与触达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破局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内容就是不断地自我革新

我自己实践往前走,然后再把实践经验总结给大家,即便我现在做的是知识付费,但我给自己的定位也不全是导师,我反而更像是一个实战的践行者,带着大家一起去践行。

我现在做个人IP的话,更多的是给他们定任务定目标,然后再辅导他们一起去反馈执行。

直播也好,短视频也罢,不管你是想打造个人IP还是想盘活现在的流量,当你开始做视频呈现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会跟你重新建立连接关系,这个事情很奇妙。

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破局,坚持做自我的改变和革新,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棒会感染人的事情,他们会觉得你是积极的正向的,你没有因为生活的琐碎而失去激情,你还在往前走,你还想获得更好的状态。

要重新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话你才会更加的有驱动力,源动力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