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清明》这首诗改动标点变成词

我国古代标点不完善,古诗文极少标点。

有时同一段文字,由于停顿不同,往往成为不同的诗体。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久负盛名,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作是诗,是一首典型的七绝。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这一首诗的标点稍微改动一下,变成长短句,诗竞成了词。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清明》这首诗。

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遂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同的断句,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另有一种断句,也很有趣,只是要找的不是酒家而是牧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上这些不管怎么改,都没有离开诗词的范畴。而更加有趣的是,下面的这种改法,竞把诗改成了剧本。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用这首诗改成的“世界上最短的剧”: 【剧本】 时间:清明节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剧】 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

【电影剧本镜头】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仿写】 1976年清明节,北京天安门英雄纪念碑前,有人仿写了《清明》一诗,愤怒痛斥了“四人帮”的滔天罪行,至今仍传为美谈。其诗云:“清明时节泪纷纷,九亿人民恸断魂。

借问怨从何处起?红墙里面有妖精。” 【董乃斌的译诗】 “茸毛般的细雨像多情的手/给原野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我的心,在清明梦一般的烟雨中荡漾/是谁担簦负笈从我身旁踽踽走过/一声叹息,那么轻/却引起我心魂的激荡/哦,你哼着山歌的牧童小郎/请告诉我,村里可有酒卖/好让我浇一浇胸中的惆怅/想喝酒吗?先生/瞧,那边杏花铺成红云的村庄/清脆的童音刚落/牛背上又响起了短笛/好不悠扬。”

2. 把《清明》这首诗改动标点变成词

原句:《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动标点变成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扩展资料: (1)《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2)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标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点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唐代杜牧诗作) 百度百科——标点。

3. 把《清明》重新标点,让它变成一个剧本

旧时有人为了给孩子启蒙,将其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纪晓岚将其压缩成五言:“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有人巧妙断句将其改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另作断句,便改成了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一剧作者曾略添数字,并变换一下形式,将《清明》诗改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戏曲小品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