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

扩展资料: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

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姓氏

2. 中国人的姓氏有哪些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百家姓中有七成姓来源于洛阳偃师。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个姓姜,一个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 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益。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情况十分复杂。《百家姓》早先收集了四百一十一个姓氏,后经增补到五百余个。但据有关报 道,研究姓氏的专家从古今文献上能够收集到包括生僻姓氏在内的数千个姓氏。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为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 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3. 中国的姓都有哪些

千家姓:历史上曾有百家姓之说,其实中国的姓氏远不止百家。

在宋代编辑的书中,就曾记载了2568个姓氏,明代也曾记载过3625个与4657个姓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对姓氏统计过,约有6363个姓氏,而《半月谈》记载的姓氏多达11939个。

目前,收集姓氏最多的书籍是陈历甫编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字典》一书,共收集10129个姓氏。《续集》又新增收了姓氏9931个,使得姓氏总数已达20060个。

我在这里共收集了1146个姓氏,是在原有的《百家姓》基础上续编的。原有的《百家姓》中的单姓,我没改动,复姓由于韵律的需要,我改动了一下。

另外,四字姓收集了6个,最后十句,是10三字姓加10个单姓组成,五字姓(如:依尔根觉罗)与诗文不协调,就没有收录,在此一并说明一下。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指正。

盐城王渊哲收集,乙酉年十月初十日。正文如下: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锺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历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溥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僪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逯权 盍益桓公 闭户聊天 才学纵扬 诗书字卷 但表无藏 智圣说道 御夫悉良 建营坚守 军旗依将 尉士勇汉 同力合掌 行奉敬母 义礼孝堂 恭仪伦理 伟业励赏 翦羽褒谏 可保吾皇 磨刀戏剑 大功威昂 蹉念揭赧 肖斯休狂 检己谬错 律有柔刚 戢敛其咎 尔希亓长 庹森延旷 繁植禾穰 占用鄞郯 芒果毓香 孛桐英树 蒿茆菅苌 奇虎肥鹿 亥驹骑象 飞禽野雀 漫雪寒霜 郏邝闫佟 佘冼佼仉 阳节介析 竭哈焉旁 令爱拜年 喜庆盈门 朋友旅望 贵在是谌 玉斛银盘 仙曲过琴 清泉翠竹 彤檀紫藤 春风睦畅 碧波似镜 荤酒淡素 苦斋慈僧 阿弥陀佛 祈福丛生 改革回归 侨宾来京 原考妫姒 问源寻姓 后裔求贯 城区市镇 始乾开泰 蛮夷示弭 买秘招牢 哀辜受刑 隋完止袭 百线千针 性本愚善 仁信修真 战肇邗郸 偶遇尧舜 初衷言忻 随仆侍承 德厚朴实 笃么前进 操钊抗徭 召帅集卿 甲乙丙戊 九五玄乘 壬庚丑卯 资悟捷敏 潜涂浑泷 洛洋沐零 渠潭濯潮 撒泥定澄 南北之星 赤赫闪腾 楚晋眭睢 速告宜兴 苟莱类化 杞苑麦青 首尾系接 盖库牟频 商声续亢 务奕贸勤 汗冒绪粘 俟候逢嬴 普光永辉 老卑及第 锐抄藩邸 登楼折枝 鲜豆茂栗 蒉箕载粟 布衣纳税 钞少泣多 函呼局所 环委出脱 答允以仵 宛犹貊虢 恽台摩宇 宝锁瑞铎 钦督稽法 缑绳笪达 汝凭宏运 官位愈硕 嘉斐端矫 闽谯禚塔 漆俎祢祭 衅圭拱萨 墨海罕帖 独留板桥 种兰犁丘 隐世邶邛 七叔六伯 铁钟练丹 浮烟岳中 帛綦琦覃 闳闾绍冠 府员仝势 次佴典让 夙由巧机 剧校不疏 兆以寸度 况仍称謇 隽鸡顿甫 巨蚁牵瓮 昔夕展赛 靖鄢崇栋 释辟皋塞 迟薄歧代 淦枚厉奈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章佳那拉 司徒司空 富察费莫 公叔乌孙 左丘梁丘 宰父颛孙 马佳碧鲁 完颜图门 南宫南门 东门西门 巫马子车 亓官乐正 夹谷闾丘 壤驷微生 太史佟佳 蹇诺纳喇 张廖张简 范姜乌雅 漆雕羊舌 司寇锺离 谷梁端木 东郭公西 百里拓跋 段干鲜于 呼延公良 第二第五 叶赫那拉 讷殷富察 额尔德特 叶赫那兰 爱新觉罗 依尔觉罗 萨嘛喇一 钮祜禄贰 赫舍里三 他塔喇四 喜塔腊八 萨克达子 库雅喇酉 瓜尔佳已 舒穆禄僖 索绰络依 千家姓终。

4. 中国清末有哪些爱国武术家

1、程庭华 程庭华,字应芳,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1900年8月14日。

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于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上四条火神庙旁开一眼镜铺,以经营眼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

先生弱冠时善摔跤。二十八岁经举荐,投身拜师于董海川先生门下,后不仅深得转掌精髓,且功力深厚。

曾代师传艺辅助同门后学多年,并于崇文门外设场执教,广授门徒,对后世影响巨大。“程之八卦,武林声名籍甚,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眼镜程也。”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西逃,匆匆召集昔日网罗的武林高手“保驾”,程廷华到弟子刘斌家中闭门不出,崔玉贵找不到程廷华,因情况紧急只得逃离。程廷华得知慈禧西逃后,便要回内城店里去,刘斌苦留不住,只得让程师回去。

程师途经东单牌楼时,见一支德军巡逻队十几个德兵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洋鬼子一拥而上,把程廷华围在中央,上前便打。程师三招两式,把十几个德寇打翻在地,立时毙命。)

2、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早年师从李魁元学形意拳,又拜程庭华为师,学得八卦真功,后巧遇郝为真得传太极拳功),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

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3、杜心武 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媿 ,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

人称南北大侠,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山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

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革命生涯,担任过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镖。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曾在国民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解放后担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1953年7月8日(农历五月廿八),病逝于长沙北门寓所,享年八十四岁。

中央委员林伯渠、徐特立曾发唁电,湖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均送了花圈。4、大刀王五 王正谊(1844年—1900年),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京师武林名侠。

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戌边。

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

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5、韩慕侠 韩慕侠(1877-1947),天津津南区大韩庄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师,曾先后随张占魁、应文天等九位师傅习武,编采百家而独具一帜。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就读期间,曾随其练习武艺,锻炼身体。

1918年秋,“震寰球”康泰尔来华设擂比武,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门前贴出广告,上写:“世界第一大力士,‘震寰球’来华设擂比武”。同时,北京《顺天时报》也登出9月14日万国比武大赛广告。

康泰尔定于9月14日在中央公园五色土举行万国赛武大会,有20多个国家的力士回电表示准时参加。中国当时尚无官方的体育组织,只有天津中华武士会一个民间团体。

会长李存义、张占魁经研究后,决定请42岁的韩慕侠出赛。韩慕侠本已退出武士会,但经师傅动员,考虑到事关国体,义不容辞。

进京后,武士会一行人直接来到中央公园。由武士会派出代表王亦韩与康泰尔谈判比武条件。

根据众武士的意图,王亦韩提出双方必须在5分钟内决胜负,死伤无论。比武前双方必须立下生死文书。

康初时一一照办,事后琢磨不对,想到中国人哪是来比武,这是玩命来的。当晚8点多,韩、李、张、王(俊臣)直奔六国饭店。

在饭店,康初见时故作热情握手,想借机以力制服。韩慕侠机智地按中国式礼仪抱拳拱手,双方并不接触。

康暗生不快。之后,双方言词激烈、各不相让。

韩说,“你不是设擂比武的吗?我们特来领教高明”。康说,“我也正要领教”。

说话之间,康脱去上衣、露出毛烘烘的前胸,摇头晃脑地嘟噜。翻译走过来说,他嫌你个子太小,打你就像打小鸡,不打了。

其实,韩慕侠并不矮,身高1.8米出头。当然,跟洋人比确实矮了点。

韩见康出言不逊,便说:“我韩慕侠从不欺负小个子,专爱打大个儿的,我打你就跟打耗子一样”。康泰尔一下被激怒了,他说:“请先进招儿”。

韩一抱拳说:。

5. 我要高一历史上册中的中国历史部分所涉及到的所有官职,例如说

秦朝——三公九卿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

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

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

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

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

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

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

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

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

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

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

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

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

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

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

《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

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

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秦国的政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灭六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