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史》冯梦龙之卷十九螺女

《情史》冯梦龙之卷十九情疑类

白螺天女

常州义兴县,有鳏夫吴堪。少孤,无兄弟。为县吏,性恭顺。其家临荆溪,常于门前以物遮护溪水,不敢秽污。暇则临水看玩。积数年,忽于水滨得一白螺,遂拾归,以水养。自县归,见家中饮食已备,乃食之。如是十馀日,堪谓邻母哀其寡独,故为执爨。乃卑谢邻母。母曰:“君近得佳丽修事,何谢老身。”堪曰:“无。”因问其故,母曰:“子每入县后,便见一女子,可十七八,容颜端丽,衣服轻艳,具馔讫,即却入房。”堪意疑白螺所为,乃密言于母曰:“堪明日当称入县,请于母家自隙窥之,可乎?”母曰:“可。”明旦诈出,乃见女自堪房出,入厨理爨。堪自门入,其女遂归房不得。堪拜之,女曰:“天知君家敬护泉源,力勤小职,哀君鳏独,敕余奉媲。”堪敬谢,遂留为妇,闾里传骇。时县宰豪士,闻堪美妻,因欲图之。堪为吏恭谨,不犯笞责。宰谓堪曰:“尔熟于吏能久矣,今要虾蟆毛及鬼臂二物,晚衙须纳,不然罪责非轻。”堪唯而走出,度人间无此,求不可得。颜色惨沮,归述于妻。妻笑曰:“君忧馀物,不敢闻命,二物妾能致矣。”堪闻言,忧稍解。妻辞出取之,少顷而到,堪得以纳。令视二物,微笑曰:“且出。”然终欲害之。后一日,又召堪曰:“我要蜗牛一枚,尔宜速觅。”堪奔归,又以告妻。妻曰:“吾家有之,取不难也。”乃为取之。良久,牵一兽至,大如犬,状亦类之。曰:“此蜗牛也。”堪曰:“何能?”妻曰:“能食火。”堪将此兽上宰。宰见之,疑曰:“吾索蜗牛,此乃犬也。”又曰:“有何所能?”曰:“食火,能粪火。”宰遂索炭烧之,遣食。食讫,粪于地,皆火。宰怒曰:“用此物奚为?”令除火扫粪,方欲害堪。吏以帚及粪,应手洞然,火飚暴起,焚爇墙宇,烟焰四合,弥亘城门。宰身及一家皆为灰烬。乃失吴堪及妻。其县遂迁于西数步,今之城是也。

《录异纪》云:“人世用水,日不过三五升,过此必减福折算。”则知敬护泉源,上帝所福。

2. 请教 冯梦龙情史

故事名字”春娘换马”。

在《情史类略》,附卷十三“情憾类”朝云条下: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谪黄州,临行,有蒋运使者饯公。公命春娘劝酒。蒋问:“春娘去否?”公曰:“欲还母家。”蒋曰:“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公诺之。蒋为诗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诗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春娘敛衽而前曰:“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人矣!”遂口占一绝辞谢,曰:“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下阶触槐而死。公甚惜之。

3. 冯梦龙《情史》中《情外类》一篇全文和翻译

●丁期 丁期婉娈有容采,桓玄宠嬖之。

朝贤论事,宾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毕,便回盘与之。

期虽被宠,而谨约不为非。玄临命之日,斯乃以身捍刃。

●俞大夫 俞大夫华丽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其为孝廉时,悦一富贵家歌儿,与其主无生平,不欲令知。

每侵晨匿一厕中,俟其出。后主人稍宽,乃邀欢焉,为留三日。

主人曰:“不谓倾盖之欢,竟成如兰之臭。”俞曰:“恨如兰之臭从厕中来耳。”

《谭概》云:俞进君宣,于妓中爱周小二,于优童爱小徐。尝言得一小二,天下可废郎童;得一小徐,天下可废女子。

语本大夫家教来。 ●王确 王僧达为吴郡太守,族子确少美姿容。

僧达与之私款甚昵。确叔父休,永嘉太守,当将确之郡。

僧达欲逼留之。确知其意,避不往。

僧达潜于所住后作大坑,欲诱确来别,杀埋之。从弟僧虔知其谋,禁诃乃止。

●向(鬼+难) 向(鬼+难),宋大夫,有宠于桓公,公以为司马。时公子佗有白马四,(鬼+难)欲之。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公子怒,使从者夺之。

(鬼+难)惧,欲走,公闭门而泣之,目尽肿。 ●龙阳君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涕下,王曰:“何为泣?”曰:“为臣之所得,鱼也。”

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所得,鱼也,臣其喜,后得又益大,臣欲弃前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 王拂枕席,今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

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搴裳趋王。臣亦曩之所得鱼也,亦将弃矣。

臣安能无涕乎?”魏王于是布令于四海之内曰:“敢言美人者族!” ●安陵君 江乙说安陵君缠曰:“君无咫尺之功,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过举以色,不然无以至此。”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 交者,华落而爱渝。

是以嬖色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

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曰:“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

曰:“谨受命。” 三年,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

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皋之声若雷霆;有狂兕*1车衣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2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

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如下,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王大悦,封缠为安陵君。

魏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

*1:“足”字旁右边作“羊”。 *2:“旌”字去“生”,代以“冉”。

●籍孺 闳孺 《汉书》曰: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时,则有闳孺。

此两人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同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1*2,贝带,傅脂粉,皆闳、籍之属 也。

按《通鉴》,高帝有疾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樊哙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和惫也!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上笑而起。

高帝宠幸,盖止一籍孺矣。 *1:鸟字旁作“俊”字右边。

*2:鸟字旁作“义”。 ●孔桂 孔桂,性便妍,晓博弈,*鞠,魏祖爱之,在左右,出入随从。

桂察太祖意欢乐,因言次,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又多馈遗,桂因此侯服玉食。太祖既爱桂,五官将及诸侯亦皆亲之。

《魏志》。 ●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

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周小史 晋张翰《周小史》诗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

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

和颜善笑,美口善言。”梁刘遵《繁华诗》曰:“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侍奉华堂中。

金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近如宫。”

所谓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诗人竞咏之耳。 ●王承休 蜀后主王衍时,宦官王承休,以优笑狎昵见宠。

有美色,恒侍少主寝息,久而专房。承休多以邪僻奸秽之事媚其主,主愈宠之。

承休取妻严氏,亦嬖于后主,与韩昭为刎颈交,所谋皆互相表里。承休一日请从诸军拣选骁勇数千,号龙武军,自为统帅,特加衣粮,因乞秦州节度史,且云:“愿与陛下于秦州采掇美丽。”

后主从之,以此决幸秦之计,中外切谏不从。及车驾至汉州,而魏兵已围凤州。

羽书飞报,少主犹谓臣下设计沮其东行,曰:“朕恰要亲看相杀。”已闻诸将弃城走,乃仓皇遁还。

王承休拥麾下之师及妇女孩幼万余口,金银缯币,于西番买路归蜀。沿路被掠,迨至蜀,存者百余人。

魏主被蜀,斩之。 ●车梁 山西车御史梁,按不某州,见拽轿小童,爱之,至州令易门。

4. 冯梦龙《情史》中记载 冯小磷的故事是什么故事

冯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进之,号曰“续命”。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立为左皇后。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

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亟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识者以为后主名纬,杀围言非吉征。及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观之。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将立为左皇后,即令使驰取皇后服御,仍与之并骑观战。东偏少却,淑妃怖曰:“军败矣!”帝遂以淑妃奔还。至洪洞戍,淑妃方以粉镜自玩。后声乱唱贼至,于是复走。内参自晋阳以皇后衣至,帝为按辔,命淑妃着之,然后去。后主至长安,向周武帝乞淑妃。帝曰:“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仍以赐之。

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玉体横陈“的典故说的就是她

5. 冯梦龙 情史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吗

《情史》卷十三

情憾类

○朝云

王朝云,钱塘名妓也。坡公绝爱幸之,纳为长侍。及贬惠州,家妓都散去,独朝云依依岭外。坡公甚怜之。作诗云:

“不似杨枝别乐天,却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方同老,天女维摩忽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裙歌扇旧因缘。丹成随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已而朝云卒,临终诵《金刚经》四句而绝。葬于定惠苑竹林中。复和前韵以悼之云:

“苗而不秀亦其天,不使童鸟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近远,夜灯勤礼塔中仙。”

公又有《西江月》词《咏梅花》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亦为朝云也。

适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水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大笑曰:“吾方悲秋,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病死,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6. 冯梦龙的名句有没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增广贤文(佚名)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

7. 古代文学中冯梦龙的情史如何出论述题

冯梦龙情教思想的逻辑分析 在晚明乃至整个明代,还没有一个像冯梦龙这样既有叛道者的锐气、狂气,又有传统卫道士的腐气和酸气;他既提倡爱情至上,提出“情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又极力表旌忠孝节义,为封建礼教的普及摇旗呐喊;既张扬人性,热心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种子,却又在“导愚适俗”,进行“天理”的说教,压抑人的天性。

这种不和谐的音符集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冯梦龙成为一个内涵复杂而丰厚的文化符号,代表着晚明这个特殊整个士子的特有的文化人格和心态。在此背景下,其情教思想的逻辑发展轨迹清晰可见,即以情本为逻辑起点,视情为万物生成之本;在此框架内,冯梦龙仔细分析了情本的内核,即情感、情欲、人本思想等,这是情本论的逻辑发展;最后以情教为旨归,与宋明理学殊途同归,构筑一个完整、系统的情教体系。

一 情与情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明初,徐祯卿曾说:“情者,心之精也。”

(徐祯卿:《谈艺录》)冯梦龙对“情”的理解更为宽泛,他不只是把它作为联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而且提升到本体的高度,试图建立一套与儒教、道教、佛教并列、类似宗教的教化理论体系。冯梦龙曾在《情史序》中说: 余少负情痴,遇朋侪必倾赤相与,吉凶同患。

闻人有奇穷奇枉,虽不相识,求为之地,或力所不及,则嗟叹累日,中夜展转不寐。见一有情人,辄欲下拜;或无情者,志言相忤,必委屈以情导之,万万不从乃已。

尝戏言:“我死后不能忘情世人,必当作佛度世,其佛号当云‘多情欢喜如来’。”有人称赞名号,信心奉持,即有无数喜神前后拥护,虽遇仇敌冤家,悉变欢喜,无有嗔恶妒嫉种种恶念。

冯梦龙以情为出发点,把情看作决定一切的根源。他在《情史序》中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

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

这段纲领性的阐述,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很有价值的理论命题:第一、万物有情。第二,情不灭论。

这两个命题在宋明理学趋于式微、王派左学蓬勃发展之时提出,有特殊意义。 (一)情生万物。

人类社会、人际关系因“情通”、“情化”而整合、协调。情不但生化万物、感化万物,而且醇化万物、灵化万物。

它的特点是“情主动而无形,忽焉感人而不自知”(《情化类》总评),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它先验存在,又赋有灵性;它抽象,又不是不可把握。这一立论奠定了“情”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说,冯梦龙这样立论有内在的合理性:第一,冯梦龙立志用“情”改造世界,改造人类社会,所以他视“情”为宇宙之本体,意在强调其主体性和本体地位。第二、冯梦龙生性多情,以情观物,物皆含情。

冯梦龙认为,一切不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心理都是无“情”所致。所以,只要进行“情教”,人人有情,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才会产生出来。

否则,只会带来天下大乱。第三、“情”作为主体掌握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改造世界、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美国思想家宾克莱在论述海德格尔关于情感是“此在”体验自身把握世界的绝好方式时所说:“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绪和感情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这种情绪和感情的存在方式,要先于一切主体和对象的区别。”

[1]萨特也指出:“情感意识首先是世界的意识,……它是理解世界的某种方式。”[2]冯梦龙比他们走得更远,他把这种个人的掌握方式发展到极至,与宇宙的生成贯穿起来,即“万物生于情,死于情。”

(《情通类》总评) (二)情不灭论。情,作为一种意识,并不随形体的消失而消失,它有恒常性的特点。

冯梦龙提出这个命题,包括两个互为因果的方面:一是“情”恒常不变,二是“情”能环环相生。 时序更替,万物皆有荣枯之时,人也免不了一死,唯有“情”亘古不变,维持宇宙的生生不息。

《情史》中有一则故事:司马迁受腐刑之后,仍旧著述立说,直至因病而逝,其侍姬随清娱也“悲愤而死”。死后,随托梦于文人禇遂良,求其志墓,“发扬幽懿”。

冯梦龙为此相当感慨: 随娱为龙门姬,甚艳;十七,随龙门游名山,甚韵;独处同州,悲愤而死,甚冷;千百年而魂现于文士之手,甚香。清娱至今如生也,龙门于是乎不腐矣。

(《情贞类》“随清娱”条批) 司马迁“不腐”,随清娱“如生”,都是随的至情所致,这确是“情能生人”最形象的表述。因此,他把情不朽与古已有之的“三不朽”并称:“古有三不朽,以今观之,情又其一矣。

无情而人,宁有情而鬼,但恐死无知耳。如有知,而生人所不得遂之情,遂之于鬼,吾犹谓情鬼贤于情人也。

且人生而情死,非人;人死而情生,非鬼。”(《太霞新奏•情仙曲序》)认为有情即可不朽,有情而死胜于无情而生。

那么,作为生生不息、繁衍人类的“情”,其机制又是如何呢?冯梦龙不可能作出清晰的理论阐述,只凭一己之经验予以感性描绘。归纳起来有二:第一、情生情。

“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

(《情史序》)形成循环的第一链是“情”,也即最关键一环,以后的环节都。

8. 冯梦龙作品还有那些

冯梦龙编撰的主要作品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除此之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

《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书,可谓冯梦龙在“三言”之外的又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小说类书。《智囊》之旨在“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疗腐”、《情史》之旨在“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而《智囊》是其中最具社会政治特色和实用价值的故事集。他在《智囊叙》中说: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