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小草的名言,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6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天苍苍,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春》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有关小草的诗句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入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 ,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

朋有,你可曾注意每当春天来到时,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叶子微风吹过,你仿佛看到小草在向你鞠躬致意,小草,用它那翠绿的衣裳打扮着大地四夜,使春天更加美丽,迷人。

然而到了可了酷热的夏天,太阳炙热着大地那些在春天里被人们观赏的鲜花,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没有精神的时和候,这些小草却仍然顽强地昂着头,顶着炎热;当暴风雨袭来时候,虽然小草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但它们没有区位屈服,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任凭风吹雨打。

从电视上,你一定看过生长在草原上例如地毯的青草生长在柔软草坪里的风草,但是,你见过被压在石块下的小草吗!为了生长,它不管上面的石块多么重,石块之间的缝隙多么窄,总是曲曲折折地,武器不屈地挺出地面来,这时,你一定会被小草那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小草是那么渺小,在百花争艳之前,在万木爆青之际,小草无声无息地从泥土中冒出来,吐出一点不为人注意的春天的绿色,小草是那样绿,似乎要把积了一年的绿色全部献出来。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这种顽强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小草,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是在风尘弥漫的路旁,还是在荒凉贫瘠的山冈,甚至在窄小阴湿的石缝里,你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它是春的使者,也是新的开始.

我赞美小草,它是那样地不平凡.

小草很弱小,就连一滴小小的露水都能把它压得很低很低,它不像大树那样高耸,有不像鲜花那样多姿,可当春姑娘来到这个世界时,小草破土而出,嫩嫩的,绿绿的,撒满大地.它们是团结的,数不清的小草聚在一起,给大地披上鲜绿的衣装,是它们送走了冬季的干燥和单调,带来了色彩和希望.

我赞美小草,它是那样地不平凡.

小草,它从不向人们索取,但是它为了人们做的贡献是那样的多.为了防止黄河水的泛滥,第一步就是要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小草可是头等功臣,众多小草的根在地下联结成网状,形成了坚固的防线.

我赞美小草,它是那样地不平凡.

小草,弱不禁风,但盛夏来临,狂风暴雨能使树枝散落,能让鲜花凋落,但它对小草却毫无办法,即使是被暴风雨冲刷,它依然挺立.

想着小草的种种,心头忽有震撼,那种团结凝聚,那种甘于奉献,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所具有的吗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像小草一样搏取更好的明天.

我赞美小草.

忘采纳。

3. 关于小草的诗词,名句,或文章.

古诗中草的形象 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小草很早就走入中国古典诗歌中。

早在《诗经》里就有近十处出现了草的身影。当然,这时还主要是用草来起兴。

比如“野有蔓草”、“何草不黄”等。在《楚辞》中,草的出现就更显为频繁。

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这一传统在 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

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屈原以芳草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变节退化了的人才。王维诗比喻更为明显,无须诠释。

再如孟浩然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和文天祥诗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感兴》),均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孟浩然期望归隐,文天祥希冀复国。《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

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

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

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还有一些诗词尽管同样是借草寄托离情,却并非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而是又有新的立足点。

比如,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以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青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同样是借草抒情,但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彩多姿。

诗人常用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比如,“故人形迹灭,秋草向南悲”(顾况《别李别驾》)、“上有如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

实际上是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灵动含蓄,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在表达怀人情愫的诗句中,还有一十分成功的、类似借代的表现手法,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绿罗裙颜色与草色相同,所以诗人就“爱屋及乌”,由于想起爱人罗裙的颜色,故而怜爱普天下的芳草了。

本是以罗裙代指爱人,继而以罗裙的颜色代指爱人,后又以罗裙颜色相同的芳草来代指爱人了。牛希济词句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艺术流程。

其实这种构思汉乐府中就出现过:“绿袍似青草,草长条风舒。”就是以草、袍一色展开联想的。

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

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窦巩《南游感兴》)至于杜甫与崔灏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草还常常被用来寄托生命短促的无可奈何的慨叹。

在《四座且莫喧》中就已有“香草难久居,空余蕙草残”的诗句,以香风不久、蕙草空残比喻俗人竭力追求浮名,虽博得一时称赏,而终将归于虚无。徐干《室思》也说:“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格调也很低沉。

李贺《南园十三首》则不同,诗曰:“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尽管同样是以花草起兴,却表现出珍惜青春、积极用世的思想。至于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更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感伤情绪一扫而光。

作为诗人主观情志的依托,草的意象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以寸草难以回报春光的照临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抚爱;“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越秋天”则是借草木荣枯揭示自然规律。

可见草的丰富内涵在古诗中得了充分的开拓。

4. 赞美小草的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译文: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出自宋代曾巩的《城南》

译文:热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已经凋谢,只能看见萋萋的春草,碧绿一片。

3、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出自唐代唐彦谦的《春草》

译文: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4、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宋代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译文: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