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题目的修改及写作建议,原题《唐诗与长安文化关系的论略》我的

改为“举子长安诗研究”?读了以下文献你对框架等问题会有新想法的: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 郑晓霞《唐代科举诗研究》2006 《唐诗万象 唐朝风情面面观》王开洋著 2010。

06 第81页 一、科举取士 《唐诗选》刘永生编 1997 第55页 举子悲欢 《唐诗 日丽中天》林继中著 2000 第49页 第三节 槐花黄,举子忙 《唐诗地图》韩欣著 2009。 09 第13页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唐代科举 《唐诗与科举》陈飞著 1996 第24页 第二章 科举:舟车竞发——进取的姿态 《新编唐诗故事集 风俗习惯民情篇》王曙著 2000 第3页 不知谁是谪仙才——唐代的科举 第67页 十载长安得一第——章孝标 《唐诗分类研究》张浩逊著 1999 第217页 第十章 唐代的科举诗 《唐诗分类鉴赏》龚霁芃,龚杏根编著 2003。

12 第168页 十、科场内外 《唐诗随笔》萧文苑著 1985 第239页 诗人与科举 《唐诗说唐史》邓小军,鲍远航著 页数:299 2008。12 第143页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的科举制度 《唐诗故事集——唐朝代的风俗习惯 第3篇》王曙著 1992。

03 第723页 不知谁是谪仙才——唐代的科举 《全唐诗佳句类典》竞鸿,陆力主编 1992。05 第612页 1 科举 《个性化的多彩人生 唐代诗人趣闻》朋星著 2002 第35页 贰 科场悲欢 宦海沉浮 《唐诗故事》栗斯著 1981 第113页 金榜高悬姓字真——唐代的科举 《晚唐士风与诗风》赵荣蔚著 2004。

11 第64页 第一节 黑暗科场与寒士精神的失落 第407页 二、科场蹭蹬,怨愤难平 长安去?恚圃?中的京都??? 谢依婷 成功大?W 硕士 唐诗里的“科举” 铜陵日报 2007/07/23。

2. 有没有什么诗词歌赋表达这种情怀

《水中花》中文歌词

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

蓦然回首中,欢爱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强要留住一抹红,奈何辗转在风尘,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无力留住些什么,只在恍惚醉意中,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谁能将它片刻挽留?感怀飘零的花朵,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仿佛是我……

/2006/11/7/382328607/20061104151141.mp3

3. 【描写花木的诗句只要描写花木的哦,朝代,诗人】

兰花诗 十二首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竹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茂林修竹.——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夭然而笑.——苏轼 修竹凝妆,垂杨系马.——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世间如此,英雄奈何.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我暑,能豁我胸.竹称为君,石呼为丈.赐以佳名,千秋无让.空山结盟,介节贞朗.五色为奇,一青足仰.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唐诗百家全集·刘禹锡柳宗元卷》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唐诗百家全集卷》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上) 栽竹拂枝,拂尘洒露.君子取之,最有用处.千笔淡墨,画出细竹.抽得心丝,无不肖曲.竹中有竹,竹外有竹.渭川千亩,此为巨族.——以上三首选自《墨竹画谱》 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汉代诗.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全唐诗精华类鉴赏集成》 《山居秋暝》诗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竿万竿斜.竹窗闻风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以上选自《唐诗三百首》。

4. 经典古诗词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古柏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行经华阴积雨辋川庄作集灵台二首之一感遇四首之二春思望岳赠卫八处士佳人梦李白二首之一梦李白二首之二宿王昌龄隐居子夜四时歌(春歌)子夜四时歌(夏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子夜四时歌(冬歌)登幽州台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更多·宋词三百首鹧鸪天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虞美人六丑.蔷薇谢后作大酺天香贺新郎南浦六州歌头满庭芳.促织儿宴山亭瑞鹤仙霜叶飞.重九莺啼序.春晚感怀曲游春六丑•杨花定风波御街行菩萨蛮蝶恋花 更多·元曲三百首仙吕·后庭花双调·卖花声 悟世双调·水仙子 寻梅双调·水仙子 咏雪双调·折桂令 自述中吕·山坡羊南吕·玉交枝中吕·山坡羊 寓兴正宫·绿幺遍 自述越调·天净沙 闲题双调·寿阳曲 四时双调·清江引 秋居双调·殿前欢商调·凉亭乐 叹世中吕·朝天曲中吕·朱履曲之二中吕·朱履曲之一双调·水仙子双调·清江引中吕·普天乐 更多·西湖诗词题西湖钓艇图九溪十八涧钱塘怀古西湖夜泛谒金门多丽·西湖泛舟席上江潮西子妆(西溪)入武林题杭州孤山寺望江南谒岳王墓岳忠武王祠夏日忆西湖西湖竹枝词花港观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山云栖寺春游湖 更多·全唐诗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送李明府赴滑州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祭岳回重赠孟都督送南少府归寿春经月岩山送客之江宁赠别成明府赴剑南送孙泼赴云中送客还江东送夏侯侍郎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送蓚县刘主簿楚题玉山观禅师兰若赠别上元主簿张著别汜水县尉别李明府送中兄典邵州送万巨送巴州杨使君 更多·宋词全集临江仙蝶恋花 送佑之弟玉楼春贺新郎水龙吟木兰花慢念奴娇水调歌头满江红汉宫春 立春日沁园春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最高楼粉蝶儿 和晋臣赋青玉案 元夕南乡子贺新郎生查子鹧鸪天露天晓角 更多·历代诗词白鹤吟示觉海元公哀贤亭爱日安丰张令修芍陂八公山八功德水跋黄鲁直画白沟行白鸥白日不照物白云白云然师白紵山半山春晚即事鲍公水陂麦悲哉孔子没北陂杏花北窗北客置酒 更多·毛主席诗词七律·冬云七律·答友人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登庐山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采桑子·重阳菩萨蛮·黄鹤楼诉衷情七古五言韵语五言韵语四言诗·赠尼克松七绝七绝念奴娇·鸟儿问答五律·西行念奴娇·井冈山贺新郎·读史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更多·古诗文献资料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描写冬天的古诗古诗十九首关于鸟的古诗古诗词与物理中秋节的古诗李白古诗欣赏小学必背八十首古诗读古诗猜灯谜古诗归类锦集古诗赠汪伦教案古诗十九首古诗词填空拓展古诗文中国古诗俄译古诗__教后反思关于诗词格律(二)关于诗词格律(一) 更多·古诗趣闻古诗词术语简释(一)对照古诗赏酒器唱着歌儿学古诗丰富多彩的古诗教学背古诗练脑子古诗会 特殊礼 网友改编强悍古诗全家学古诗月 夜(古诗赏析)古诗词中的”柳”古诗里的云李白教我学古诗古诗中的月亮古诗词表演大赛落幕古诗词诵读大赛葡萄酒与古诗古诗励我读好书中秋月里觅古诗古诗鉴赏题”指路有中国古诗词相伴 更多·古诗教案清明节的古诗2清明节的古诗1高考古诗词3高考古诗词2高考古诗词1古诗文默写(二)古诗文默写(一)高考古诗词常见典故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古诗文名句–长江古诗文名句–黄河古诗文名句–雪古诗文名句–雨古诗文名句–雪古诗文名句–雨古诗文名句–风古诗文名句–鸟古诗文名句–花 更多·扬州现代诗抄卷一 二分明月颂扬州生日在扬州游扬州重访扬州扬州忆扬州宁扬道中广陵游1游扬州赴扬州途中扬州作扬州游张玉良月夜思故里1别扬州口占东京杂事诗游扬州游扬州山居杂咏乡梦 更多·唐宋名家古诗词赏析访隐者不遇闲居穷边词二首(其一)山行观魏博何相公猎宫词二首(其一)赠内人集灵台二首(其二)题金陵渡纵游淮南长门怨(其一)旅次朔方采莲子(其二)晚春江晴寄友人暮春浐水送别骆谷晚望宫词闺意献张水部长安秋夜谪岭南道中作。

5. 古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后一句

这首诗的下一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处: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作者】刘希夷 【朝代】唐代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

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

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

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

“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

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

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

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

6.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句子

原句出处: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类似的诗词句子还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莫回.刘禹锡《石头城》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黛玉《葬花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腾王阁》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离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其二 李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7. 《风》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品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风之吟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李峤 (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日本人书李峤诗墨迹《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50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5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8.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1、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2、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3、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4、诗神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

9.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全诗赏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年代: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